用手机无卡取款 “精准”诈骗,无卡取现!警惕新型电诈,切勿共享手机屏幕!
近日,事主吴先生遭遇了冒充航班客服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被骗人民币20000元,还好吴先生第一时间报警,融水警方快速反应,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追回吴先生全部被骗资金。
2月22日,家住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的吴先生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上海航空公司的客服,并准确的说出了吴先生即将出行的航班信息,告知吴先生该航班飞机维修时出现故障,无法按时起飞,如退票可额外获得350元的补贴。吴先生信以为真,遂按对方提升下载了“会议”APP,该款APP具有共享手机屏幕功能,同时还引导吴先生操作手机下载了腾讯微保APP,在支付宝上搜索“民航公安”服务小程序,在微信搜索“民航局”政务服务公众号,一步步误导吴先生,让其以为对方真的是在帮助其退票领取补贴。
一顿操作下来,趁着吴先生迷糊之际,诈骗分子在电话会议的过程中,要求吴先生打开手机屏幕共享,称要教其操作,诱导吴先生操作其手机上的中国建设银行APP,申请了特约取款并设置了取款密码,最终导致吴先生中国建设银账户上的20000元瞬间被诈骗分子在ATM终端无卡取现取走。
吴先生发现自己被骗后,立即到和睦派出所报案,民警迅速启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机制,县公安局全面对案件线索进行研判梳理。经大量工作,2月27日,办案民警在贺州市八步区成功抓获以黄某为首的境外诈骗分子在境内ATM机特约取款的洗钱跑分以及架设GOIP提供通话服务的团伙5人,全部追回诈骗款20000元。经审讯,黄某等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3月1日,吴先生委托其家人到派出所领回了其被骗资金,同时还将一面印有“雷霆出击破案神速 反诈先锋 为民挽损”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再次感谢民警。
诈骗套路
1.获取信息,骗取信任。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包括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在内的乘机信息。在受害人登机前的一天或更长时间,冒充航空公司、订票网站、旅行社等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或发信息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并通过精准提供受害人乘机信息的方式骗取信任。
2.提出理赔,设下陷阱。初步骗取信任后,诈骗分子会以“航班延误”“机票改签”等理由主动提出“退费”或“理赔”。随后,诈骗分子会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或接受“屏幕共享”,进而将受害人一步步带入预设的陷阱。
3.诱导转账或者申请特约取款,实施诈骗。接下来,诈骗分子会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幌子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者通过“屏幕共享”登录手机银行APP申请特约取款,并设置取款密码,获取交易信息。诈骗分子得到了手机号码+预约号+取款密码+金额后,便遥控指挥跑分洗钱团伙在ATM机无卡取现,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1.要通过官方途径、正规平台订购机票。如通过其他途径,有可能会造成个人航班信息泄露,甚至会遇到钓鱼网站,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2.当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改签等内容的短信、电话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渠道核实,不要轻信陌生号码,也不要点开短信链接,更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3.正规平台办理退票不需要在退票前支付其他费用,退款一般通过原支付渠道返还,如遇到索要费用、要求转账刷流水等情况时,请务必提高警惕。
4.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