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网络平台投资提不了现了 轻信网上投资高利润 潮州一女子被骗130万
如果在网络上投资理财,收益动辄十倍,相信很多人都会心动。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就以为自己遇到了此等“好事”,一次次追加投资,结果却被骗了130万元。
今年3月份,市民李女士(化名)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微信好友,看到对方的微信朋友圈经常发一些“微量化”投资交易后盈利的截图,很是心动。5月份的时候,她按照对方的指导,下载了一个投资理财的软件。
她给了个QQ号让我加,加了以后对方跟我联系,教我怎么投资,当晚就投资了,连续两三天投资下去,刚开始投资了3万元。有个网站,就带你操作,像股票一样,显示余额30万左右,差不多10倍。
李女士看到投资的盈利如此丰厚,信以为真,于是在对方的鼓动下,又投资了50多万元。
事主 李女士(化名)
他说可以提现,但我提不出来,他那里就显示银行卡输错号码,信用分就降低,说你要再投资,你的信用卡分提高10分,钱才能提出来,我就傻傻的,以为是真的,我就再投资65万,他就说15分钟后就可以提现,结果投了没有。
李女士着急地找到对方,然而,对方却再次以银行卡信用分不够为由,继续让她追加投资。
事主 李女士(化名)
到那时候我都不知道是骗人的,那个程序员说借钱给我,让我再想办法去外面借,投资多少就退多少,我就相信他的话,再投资7万元。总共被骗了差不多130万。
最终,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才慌忙报了警。接报后,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开展侦查研判,并对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冻结。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林晓浩
民警侦査发现,这是一个盘踞在境外的网络诈骗团伙,通过经营自己开发的虚假“投资平台”,以高额收益回报为诱饵,截图广发朋友圈,诱导受害人到平台上投资理财,犯罪嫌疑人在后台操控,让受害人的账户产生高额收益,使受害人深信不疑,期间还会用花言巧语让受害人追加投资。
而事实上,受害人投资的钱都直接转进了嫌疑人的账户里。专案组通过对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深入研判,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9月份,团伙中的郭某杰、钟某福两名嫌疑人从境外回国到福建安溪,专案组迅速前往安溪并将两人成功抓捕归案,并为李女士追回40万元。
实施“断卡”行动严惩电诈犯罪
今年以来,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实施预警劝阻、情报研判、破案攻坚、追赃挽损等全流程打击,实现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快速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92宗,逮捕83人。
警方介绍,今年年初由于新冠疫情,涌现出网上贩卖口罩、测温仪器等涉疫情类诈骗,近期的电诈类型则主要以投资理财、冒充熟人、刷单购物等诈骗及涉洗钱的黑灰产业链为主。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林晓浩
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一般是通过拨打电话、网页广告、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广发信息,与受害人形成非接触性交流,一有受害人上钩,便以花言巧语骗取受害人信任,再进一步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到其指定的账户完成诈骗。
针对层出不穷的电诈案件,市公安机关实施银行卡、手机卡“断卡”行动,以防为先,打响预警劝阻“守护战”。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沈滋冰
今年1到10月份,全市共接警1365起,通过“网银干扰系统”及部电侦平台锁定银行账户984个,止付冻结2429万元,有效对21495名事主进行劝阻,成功返还资金5.8万元,封停涉案手机号34466个。
此外,民警根据公安部通报的涉案“黑名单”,封停其身份名下在本市开通的所有手机通信业务,截止目前共封停号码2000多个,同时对有嫌疑的手机号进行“二次认证”。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沈滋冰
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对通话异常的手机号进行封停,要求用户到营业网点二次认证,确保用户的手机号不是被诈骗分子利用才会重新开通,这也是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今年,共完成23批次共17105个号码限制接入,投诉率为零。
截至目前,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涉嫌开卡、贩卡犯罪嫌疑人18名,打掉涉案团伙3个,缴获银行卡35张、手机卡308张、GOIP设备60台。公安机关提醒市民,对来历不明的电话、手机短信、微信、QQ信息,做到置之不理,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等情况,遇到骗局时可拔打96110反诈专线。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沈滋冰
了解银行卡与非支付机构账户的知识,确保自己的账户资金安全,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同时不“间接”参与,不将个人身份证出借,不将银行卡、手机卡出借、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因为以上情况很可能牵扯到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