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网络波动 汇率波动与经济动态:多国经济形势呈现不同态势
近期,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多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备受关注。
日本
(图源:来自网络)
日元汇率剧烈波动且走弱,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 160 比 1 关口,刷新 1990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记录。面对这一情况,日本央行罕见地采取了行动,减少了日本国债的购买规模。与此同时,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 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 2.0%,继去年第四季度转正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内需、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具体来看,当季内需环比下降 0.2%,其中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下降 0.7%,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企业设备投资环比下降 0.8%,民间住宅投资环比下降 2.5%。当季外需环比下降 0.3%。受汽车出货量减少等影响,当季日本出口环比下降 5.0%,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进口环比下降 3.4%。
德国
(图源:来自网络)
4 月通胀率同比上涨 2.2%,与 3 月数据持平。这一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1 月以来,尤其是能源和食品价格对通胀率起到了抑制作用。不过,自年初以来,核心通胀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一直高于总体通胀率。数据还显示,德国 4 月能源价格同比下降 1.2%。具体来看,家庭能源价格下降 3.2%,天然气价格下降 5.4%,电价下降 7.8%。其他家庭能源产品价格,比如木柴、木屑颗粒或其他固体燃料价格下降了 7.9%。与之相对,轻质燃油价格则同比上涨了 6.2%。
此外,4 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0.5%。其中,新鲜蔬菜价格下降 8.8%;乳制品价格下降 5.4%;与之相对,糖、果酱、蜂蜜和其他糖果的价格显著上升,同比增长 8.3%。剔除能源价格因素,德国 4 月通胀率为 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德国当月通胀率为 3.0%。德媒称,在经历此前下降后,4 月通胀率较 3 月数据停滞不降。经济学家预计未来几个月消费者将面临更大的物价压力,诸如餐馆、药店等许多行业正计划提高价格。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雷默也分析,由于工资大幅上涨,未来几个月消费者价格上涨速度可能会继续快于欧洲央行 2%的理想值,现在解除通胀率警报为时过早。
阿根廷
(图源:来自网络)
4 月通胀率降至 8.8%,这是 2023 年 11 月以来,阿根廷月度通胀率首次降至 10%以内。在通胀放缓的背景下,阿根廷央行当天再次宣布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至 40%,这是今年阿央行第六次降息。路透社指出,自 2023 年 12 月阿根廷通胀率达到 25.5%的高点后,该国的通胀率已连续 4 个月下降。尽管 8.8%的数值依然较高,但这一数据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 9%。阿根廷总统米莱的发言人曼努埃尔·阿多尼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阿根廷“通货膨胀正在被粉碎”。不过,《阿根廷时报》称,虽然通胀有所放缓,但由于该国居民工资、退休金以及社会福利的减少,消费者需求随之下降了约 20%。
需求降低导致餐饮、酒店住宿、文化娱乐等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价格上涨幅度变小,但住房、水、电、煤气等刚需项目价格涨幅依然较大。米莱于去年 12 月启动经济改革,试图以“休克疗法”挽救阿根廷经济。美联社称,米莱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市场观察人士的肯定,但他的改革在短期内也导致阿根廷居民的家庭财产大幅缩水。数据显示,阿根廷今年前 4 个月累计通胀率为 65%,过去 12 个月累计通胀率则高达 289.4%。有专家警告,通胀放缓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改革成功,也可能是经济衰退的表现。IMF 预计阿根廷 2024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 2.8%。
菲律宾
(图源:来自网络)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菲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5.7%,低于政府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数据显示,菲律宾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 0.7 个百分点,但较前一季度微增 0.2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 5.1%和 6.9%,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第一季度菲农林渔业增速显著放缓,仅为 0.4%,较上年同期的 2.2%下降明显。
贸易方面,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 7.5%和 2.3%。菲律宾政府最初将 2024 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 6.5%至 7.5%。但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菲政府在今年 4 月初下调年度增长预期为 6%至 7%。菲律宾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局长阿塞尼奥·巴利萨坎认为,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未达年度目标,但在厄尔尼诺现象的挑战下,经济发展显现出强大韧性。他强调,极端天气下确保粮食安全仍是发展的首要目标。巴利萨坎补充说,尽管面临多种风险和挑战,政府对实现今年 6%至 7%的增长目标仍持乐观态度。
马来西亚
(图源:来自网络)
国家银行 9 日宣布暂不加息,将隔夜政策利率( Rate)继续维持在 3%。国家银行解释说,这一利率水平仍可继续支持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并与该国通胀预期相吻合。国家银行同时称,其将“保持警惕”,随时根据该国经济增长表现和通胀水平做出评估。这是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去年 5 月将隔夜政策利率调升 25 个基点至 3%以来,连续第 6 次宣布不加息。马来西亚肯纳格投资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未来 6 个月到 12 个月内,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将继续维持现有利率。
国家银行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当前汇率走势仍无法反映该国经济基本面和增长前景。但在马来西亚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林吉特抛售压力已获得缓解。当地分析家认为,近期林吉特汇率表现好于预期,缓解了国家银行的升息压力。国家银行同时预测,今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经济增长较快,同时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国家银行预计今年整体通胀水平将维持在 2.0%至 3.5%之间,核心通胀水平则为 2.0%至 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