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产品介绍 飞熊投研【公司分享】高端光学膜+光伏背板双轮驱动,积极布局新产品,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原文7月21日首发于飞熊投研,另外首发地还有复盘干货及投资机会板块提示,欢迎各位关注,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激智科技()基本面评价4星
1.光学膜需求向好,单层膜叠加向复合膜趋势转变
激智科技主要生产背光模组中增亮膜和扩散膜。公司自研配方,在PET基膜上进行涂覆,产出光学膜卷材成品,提供给下游光学膜切企业按照终端厂商的定制化要求裁切成光学膜片材后提供给背光模组厂或液晶模组厂,再用于液晶模组的加工、制造,并最终应用于终端电子产品。
当前传统增亮和扩散膜全球市场空间约90亿元,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未来光学膜需求仍然向好,尤其是国内市场增量明显。在产品形式上,单张膜向复合膜升级趋势明显。具体来看:
(1)光学膜需求的景气度高,尤其是国内市场,支撑点主要来自大屏趋势的持续、创新应用、LCD持续占据主流地位和面板产业链的转移。
1)电视大屏趋势持续。2)创新应用带来显示行业新一轮增长。预计从2021年开始,全球显示行业将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期,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可以达到7%,主要增量来自于车载屏幕和交互式屏幕等创新应用越来越多,带动光学膜需求量开启新一轮增长。3)LCD仍将是显示面板的主流。LCD面板的绝对量仍在持续提升,2020-2025年复合增速约为3%。4)下游面板产业链持续转移。
(2)行业轻薄化趋势下,扩散、增亮单张膜向复合膜升级的趋势明显。
复合膜主要由扩散膜、增亮膜及其他高端膜类经过复合工艺开发而成,一张复合膜可以实现多张传统单张膜的效果,其核心优势在于1)避免基材的多次使用,降低模组的厚度和成本;2)提高组装的效率;3)避免光源能量的散失,提高显示效率;4)复合膜更稳定,特殊结构多包裹在内部,可以避免结构的刮伤。其缺点是整体辉度不如单张膜叠加、生产难度高,但随着技术进步,辉度差距在快速缩小,复合膜是光学膜未来的主要趋势,当前复合膜主要为2-3张膜的复合产品,如DOP(扩散膜+增亮膜复合)、POP(增亮膜+增亮膜复合)、DPP(扩散膜+增亮膜+增亮膜的复合)、COP(扩散膜+反射偏光增亮膜+增亮膜的复合)等。
2.量子点显示技术推广催生量子点膜和高端复合膜需求
当前商业化的量子点显示是量子点背光液晶显示(QD-LCD)技术,是在传统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中增加量子点背光膜实现的。通过蓝光LED为光源,量子点薄膜在蓝光激发下会激发出纯正的绿光和红光,进而混合LED的蓝光形成高质量的白光。量子点显示技术主要优势在于其具备“高、纯、稳”的特点。“高”指高色域,在NTSC标准下色域覆盖度高达110%以上,超过了普通LED显示的72%色域和OLED显示的100%色域;“纯”指的是色彩纯净度,可以精准呈现自然色彩;“稳”代表性能稳定,量子点寿命长,稳定的无机纳米量子点能够保证色彩恒久不褪色。其劣势在于,量子点主要用于提高色域,而量子点材料本身激发效率较低,需要特别提高亮度。因此当前量子点技术使用过程中通常搭配、反射偏光增亮膜(核心层)一起使用,实现顶级的亮度和色域的显示,量子点技术在亮度、色域、使用寿命、成本等方面均显著优于OLED,在柔性和厚度要求不高的大尺寸领域,量子点显示渗透率明显快于OLED,且有望成为新一代大尺寸主流显示技术。
量子点膜是量子点技术应用在液晶显示领域最重要的一环。量子点膜原料主要为量子点、阻隔性树脂以及光学级水氧阻隔膜。量子点膜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材料上,并进行膜片化,用2张水氧高阻隔膜对其进行包夹封装,形成类似三明治的多层复合结构。水氧阻隔膜是通过PET基材涂覆加工得到,上表面是微纳结构,具备一定的扩散或增亮效果,下表面是SiO2涂层,起到阻隔水汽和氧气的作用。
2019年选择QD-LCD的用户是OLED的2.5倍,在75寸以上的大屏,QD-LCD的用户更是OLED的12倍,目前除三星、TCL外,越来越多的电视厂商推出量子点电视且作为其旗舰机型。019年量子点电视出货量600万台,2020年量子点电视预计出货量1000万台,渗透率4.5%左右,且仍在以较快的速度提升,按照目前量子点膜平均售价120元/平米计算,当前量子点膜市场空间约12亿元,预计2025年QD-LCD渗透率10%以上,对应量子点膜市场规模约24亿元。此外,由于量子点显示一般搭配核心层或者CPP、COPP等高端核心层复合膜,量子点技术的推广也将带动高端膜需求增长。
3.光伏背板膜高歌猛进,定增拓展POE封装胶膜
光伏背板的原材料主要有PET基膜、氟材料和胶粘剂。其中PET基膜主要提供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耐候性比较差;氟材料主要分为氟膜和含氟树脂两种形式,提供绝缘性、耐候性和阻隔性。光伏背板按含氟情况可分为双面氟膜背板、单面氟膜背板、不含氟背板,因其各自耐候性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环境,总体来说对环境的耐候程度依次为双面氟膜背板、单面氟膜背板、不含氟背板,其价格一般也依次降低。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处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中间位置,包裹住电池片并与玻璃及背板相互粘结。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的主要作用是为太阳能电池线路装备提供结构支撑、为电池片与太阳能辐射提供最大光耦合、物理隔离电池片及线路、传导电池片产生的热量等。目前,EVA胶膜和POE胶膜是主流的光伏封装胶膜材料,占比分别约78%和21%。其中POE胶膜具有高水汽阻隔性率、高可见光透过率、高体积电阻率、优秀的耐候性能和长久的抗PID性能等优良特性,且POE独特的高反射性能能够提高组件对太阳光的有效利用率,有助于增加组件的功率,并能够解决组件层压后的白色胶膜溢胶问题,在双玻中的应用广泛。
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量约为130GW,预期至2025年新增装机量达到270GW,复合增速为15.7%,测算光伏背板当前市场空间约60亿元,封装胶膜市场空间约150亿元,2025年有望分别提升到80亿元和246亿元,空间较大。
4.汽车窗膜业务初具雏形,后续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窗膜生产技术经历了五代,技术工艺不断提升。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窗膜的生产工艺由涂布与复合工艺向染色工艺、真空热蒸发工艺、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及改进版本)、纳米陶瓷技术不断发展,其中,染色和真空蒸发工艺产品质量低端,但价格适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真空磁控溅射技术、纳米陶瓷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较好,是窗膜的高端水平。
汽车贴膜率85%,2020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018万辆,商用汽车2020年销量513万辆,加上我国2亿辆汽车存量的窗膜置换,估计车窗膜市场容量累计约1.5亿平方米,市场空间超400亿元。
根据各公司业务体量估算,汽车窗膜市场中第一梯队为伊士曼、3M及圣戈班,市占率大约50%左右。第二梯队包括马迪可、强生、哈尼塔,康得新等,市占率大约为20%左右,前两梯队市占率约70%,且主要市场份额由国外厂商占据。目前全球仅有9家企业通过国际窗膜协会(IWFA)认证,中国品牌目前有3家。目前中国汽车窗膜市场正处于产品升级换代、进口品牌被替代的历史性阶段,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稀释,国产窗膜品牌正在将触角伸向中高端市场,国产汽车窗膜企业潜力较大。
5.小米战投入股,推动加深进一步合作
公司与小米集团在材料领域有较为深度的绑定。除战略入股持有公司5%股权外,公司通过宁波沃衍投资的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小米系旗下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作企业参投,持股比例为9.7%。通过宁波沃衍投资的勤邦新材料有限公司也获得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作企业参投,持股比例为9.2%。
小米公司当前AIOT设备在国内及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已跃居第二,达17%。而小米电视出货量连续两年国内第一,同时进入全球前五。小米作为重要的终端厂商,公司与小米的合作将进一步拉近公司作为材料厂和终端厂商的研发配合关系,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1)公司当前产品有望通过终端厂商的认证进一步获得小米系旗下的产品份额;2)公司有望和小米共同在新品研发上形成伴生关系,在前沿产品应用方面保持深度合作,提升公司在前沿领域的研发竞争力。
6.光学膜产品结构优化,新产品推进顺利
2021年公司光学膜收入13.17亿元,同比+22.43%,其中量子点膜、复合膜及COP等高端光学膜占比47.10%,同比提升15.,结构优化主要受益于量子点、Mini-LED等高端显示技术的渗透率提升。公司积极推动、优化一张复合膜替代增亮膜、扩散膜组装的方案,为下游客户节省人工、将背光模组进一步轻薄化。新产品方面,OCA光学胶实现小规模量产交付,RG膜已小批量试产,匀光膜目前在客户测试阶段,小尺寸光学膜已通过若干品牌机认证,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中为公司贡献较多利润。
7.光伏背板高速增长,布局封装胶膜完善产业链条
2021年公司光伏背板产品收入5.18亿元,同比+97.37%,实现向多家组件行业龙头企业交货,在客户的P型及组件产品中份额提升,TPO、透明背板等新产品亦通过晶科、隆基等客户的验证及量产交付。公司定增项目投资建设POE封装胶膜(封装胶膜与背板膜均为光伏组件辅材)产线,完善公司光伏产业链条,巩固并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光伏组件辅材领域的竞争地位。
以上为网络整理的基本面,不作为现阶段买卖依据
最后提示所有交易在介入的时候应当设置合理的止损,防范风险。
考虑到很多朋友没接触过缠论,这里把缠论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如下图
第一类买点定义:是下跌过程中由于下跌力度背驰而导致的买点,图中紫蓝色标注点为第一类买点,属于左侧交易,优点是具备成本优势,往往是行情的反转点,缺点是稳定性不足,容易走成中继底分型。
第二类买点定义:在第一类买点之后第一次回调不创新低的点,从空间角度考虑,是仅次于第一类买点的位置,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图中绿色标注点为第二类买点,在一买的基础上,具备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类买点定义:是在离开第一个上涨中枢之后,第一次回调不进入中枢的点,为第三类买点,图中褐色标注点为第三类买点,优点为趋势的初步确立后的买点,属于右侧交易,从空间成本上考虑,弱于第一,二类买点,但是从时间成本考虑具备时间优势。除此外具备变盘和爆发性。
中枢的介绍:如图中的红色框框即为中枢,由3笔构成的结构,是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形成的一个筹码密集区。最终以一方获胜来结束盘整(3买或3卖),你来我往的时间越长,积蓄的力量就越大,爆发的走势也就越强
分享内容仅为个人记录,不作为买卖依据,错是常态,对是运气,请大家理性对待。
$激智科技()$ $永新光学()$ $腾景科技()$
相关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