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宣传推广计划方式 如何制定优秀的产品推广计划
第一步:清晰的界定目标
问到一些企业,为什么做广告,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促进销售。销售是终极目的,是企业长久的修行。举个例子:人生目标是成功,但要成功,你需要完成自我教育,专业磨练,每个阶段都应有小目标。单次的推广活动,应有更具体的目标。目标定义清晰,才有准确的行动方向:
1.拓展新客户。就是需要创造更多接触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产品。推广的重点其实是在媒介计划上。
2.激励老客户。那就是优化口碑,引导使用体验,制造舆论肯定客户的选择,开展更多针对性优惠活动,创造与老客户的更多接触点。
3.纠正某种认知。让市场真正理解产品价值,或者让市场将产品与领先者相提并论。
总之,销售是大目标,在每一个阶段或者产品周期,需要更具体的目标来指引行动,这让营销花费更明确,效果也更可控制。
第二步:明确目标沟通客群
如上所诉,目标清晰,就能导出明确的沟通群体。理论上一般有这几种沟通群体:
1.老客户。如果是高介入度购买,转换成本高,老客户是很重要的资源。
2.已有购买计划的客户。这类客户已经开始收集信息,关注品类,此时需要思考如何进入他们的购物车。
3.无购买计划的白纸客户。这类客户是一座金矿,品类没有详细研究,不会太过挑剔,很容易产生首次尝试,是扩大客群基数的重要来源。
在制定推广计划之前,你的代理公司应该告诉你,这次计划重点是哪一波,而不是简单的客群素描,多少岁,家庭人口,内心特征,这些是创意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步:差异化的诉求定位
实现差异化的诉求定位,就像中医馆,那里有无数的抽屉,你的产品要放在哪一个抽屉?
思考客户问题:
A.客户为什么购买这个大品类的产品?
B.为什么选择某个小品类的产品?
C.为什么选择这个价位档次的产品?
D.为什么选择某一个品牌?
E.为什么不选择某一个品牌?
F.为什么选择你的品牌?
G.为什么不选择你的品牌?
思考竞争问题:
A.功能需求
B.情感需求
C.社交需求
竞争品牌更侧重于哪一个层次需求的满足?
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基本能找到客户痛点在哪里,依据自身产品价值,企业实力,选择最具吸引力的定位。
第四步:确定创意表现
这个环节企业最关注,因为是可以直观衡量的。代理公司提供的社交网络内容,展示类广告表现,都是非常具象的成果。但是,越好判断的,也许越容易误判。在这个过程中应杜绝两个问题:
1.不要将“相关”与“因果”混淆
很多企业喜欢参考大品牌的创意表现,认为他们那么成功,广告也应不错。但是很多因素可以促成一个企业的成功,原因不一定就是广告。很多快消品最大的销售回款来自大批发商,做广告只是激励渠道多拿货(你看,我做了这么多广告,销售一定不错的)这个广告是不是能促成最终消费者购买,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类大品牌,品牌建设是每年最重要的营销任务,并有明确的资金数额,事实上,每年都有一个花钱任务。所以玩法不同,普通企业学着做容易掉坑里。企业成功与广告,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2.不要承诺过度和自说自话
为了获得安全感,很多广告总是去叫卖,或者强调自身优点,天天刷屏。但这样做很可能花了钱,也得不到好回报,因为缺少了与人的相关性。
相关性!对于沟通这件事非常重要。举个例子,一个美国警察看到黑人,只要这个黑人做了类似掏**的动作,这个警察很大可能会条件反射一样去射击。所以发生了很多误杀。专家们把这个称为自动决策,就是不会更深入的思考,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同样是这个警察,他可能会为女儿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自己做什么投资反复思考,深思熟虑。差别就在于,美国有那么多警察,我自己只是万万分之一,这是职业而已,而且也有这样的授权,我又何必花心思去做更完美的处理。根源是相关性差。而家庭问题是高相关性,所以愿意花时间。
那么假如有两本书,一本是如何做好警察,一本是如何为女儿选大学;哪一本更能吸引这个警察?
换一种方式,同样是宣传做好警察的内容,但标题是:如何做一个让你女儿骄傲的警察,是不是关注度会更高?
总之,创意表现有多种可能,应该从自身需求出发判断好坏,还要与客户建立高度的相关性。营销界流行一句话:广告至少要象蟑螂,让看见的人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