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的重要性 成都银行对个人重要信息提示产品的推广应用
为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成都银行积极推广运用征信中心开发提供的各类新产品。中心今年二季度开始在全行范围内推广应用个人业务重要信息提示产品。试用以来,我行在提高贷前分析效率、改善贷中决策质量、优化贷款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取得进展和实效。
应用流程
为加强推广应用,总行风险管理部组织研究具体应用模式,在全行范围内建立个人重要信息推送机制,全面推广该产品的应用。
信息收集整理。由总行风险管理部个人征信数据上报用户负责每周登录征信中心内网邮箱,下载前一周所有的个人重要提示信息,同时以周频度进行整理和汇总。
数据解析整理。由总行风险管理部数据分析中心对个人重要提示信息报文进行解析,与我行授信客户进行批量匹配,定位提示信息对应的客户信息及在本行的各项业务信息。
信息核实反馈。由总行风险管理部将解析后的提示信息通过内网邮箱发送至相关分支机构,相关机构客户经理核实提示信息与当日信用报告以及与客户在其他机构真实业务状况是否一致。若核实一致,相关分支机构需按照我行个贷客户重大事项上报流程将核查情况和风险化解措施报送至总行,便于总行前瞻化的风险监测及防控,真正做到风险的早发现、早处理、早见效。若核实不一致,分支机构客户经理需填写异常数据反馈表,通过本机构信贷管理部门上报至总行风险管理部,并由总行风险管理部及时反馈至征信中心。
总行信息共享。我行对人民银行个人业务重要提示信息建立台账登记制度,由总行风险管理部个人征信系统数据上报用户对各分支机构核实反馈的提示信息以电子台账的方式进行登记,并对各分支机构反馈的详细情况和风险事项上报进度予以记录。同时,通过对已核实信息的分析整理,将核实一致的提示信息通过内部邮件系统发送至总行个人金融部、中小业务部等部门,作为我行日常风险管理、授信评级、授信审批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风险管控情况及运用成效
我行从今年6月起开始试用个人重要信息提示产品,截至到2016年7月20日,总行风险管理部累计向相关分支机构推送重要提示信息6期,累计推送名单内授信客户近600户,涉及贷款700余笔 ,我行根据重要信息提示产品相关信息核查客户收入情况、还款能力、现金流等因素是否恶化,判断客户是否有贷款质量下迁的可能性,并根据调查结果将有风险信号的客户纳入风险持续监测名单,以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和处置力度。该产品已成为我行开展非现场预警管理和针对性检查的重要抓手,成为我行贷中审查、贷后风险监测、还后续贷时的有效参考。该产品的成功应用对我行深入了解客户风险状况,加强客户贷后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产品应用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中的本息逾期、不良贷款额、贷款不良率都在呈增加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各家银行大力开展的小微信贷业务,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带,如果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产品进行支持,贷后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征信中心个人业务重要信息提示产品是风险预警模型开发和风险数据挖掘上的有益尝试,使商业银行能化被动为主动,自动获取掌握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数据。我行下一步将扩大“重要信息提示”的应用范围并加深应用深度。在贷前审批阶段,除大数据分析及人工审批外,初步设想将“重要信息提示”部分信息以黑名单的方式嵌入审批流程,例如将“失信被执行人”作为黑名单处理。在贷后风险管理及催收阶段,目前各银行贷款不良双升的前提下,“重要信息提示”也可作为有效的贷后管理工具,为贷后风险客户分析及管理提供新的视角。目前我行已实现每周根据“重要信息提示”分析我行潜在风险客户,下一步将制定更详细的应用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逾期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潜在损失。具体来说,我行将尽力做到提高风险客户命中率,有的放矢,做到效率最大化;提升风险客户处理效率,及早防范,及时催收,做到损失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