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推广是销售吗 广告和运营是互联网产品推广的唯一路径
传统做营销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用户,而这一点移动是拿手的。定制机、套餐、充值卡、短信业务和GPRS业务,本身用户就十分了解;移动品牌加上移动遍布城乡的营业厅和星级渠道,在大市场营销的配合下,收入一般不难完成。而且这一块对于代理渠道来说,业务售卖和办理也很便捷,酬金也是大头(即靠着这部分活得就很好了),由此积极性也很高。
除了传统业务,还有数据业务的营销。数据业务相对种类就比较繁多,而且大多不是那么知名—就是对用户解释比较复杂和时间长,包括业务简介和如何使用。这样对于营业厅渠道,推广此类业务时办理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而且这部分业务推荐成功率不是很高(一般不仅需要订购,还有持续活跃的要求),酬金也比较少(毕竟一个业务一个月才几块钱),所以在渠道积极性上就差很多。
对这个情况的处理,有针对目标用户群统一发送赠送短信,赠送1-3个月的免费使用,然后收费,但是很多情况下用户光通过短信,无法直接理解和体验相关业务,到期一般留存度较低;将数据业务和营销活动一起作139邮箱群发,也是一样的问题—用户对业务难以理解和感知度很低,是否订购取决于营销力度如何。曾经也有过把业务包年售卖的(这样渠道酬金就相对多了一些),但是售卖的难度也大了,产生退定的话也比较麻烦。
目前看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目前大力推广的全员代理计划,即任何移动用户,如说服他人订购某一数据业务成功,即可以获得部分酬金以话费形式奖励(短信确认后BOSS数据比对)。
首先,这样各种数据业务的酬金政策就能很明确统一的发布出来,然后根据推广重点,调整业务酬金政策。然后,任何数据业务必然有其忠实用户群,他们知晓业务的优点和如何使用,如果提供酬金,应有较大意愿向推荐身边的人群推广而且成功率会很高---这其实也是价值交换的一种:向客户详细介绍业务对运营商是巨大的人力门槛和时间门槛,但用户向好友聊聊新业务举手之劳;几十元的话费奖励对用户来说是值得花心思的,但移动看来是很少的推广成本(反正钱一定是要给的)。最后,对于渠道,推广数据业务终于有了统计的界面和结算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渠道的数据业务推广效率和积极性。
最后说到互联网业务,比如飞信、139邮箱和139说客等。这些业务一般是登陆网站或安装客户端,用户使用不产生订购,这样它难以为渠道提供酬金或奖励用户间的推荐---这些都是免费的,怎么提供酬金?实体渠道推广一般事倍功半。
这些业务,就要按互联网的办法来做:首先业务要能一句话说清楚,然后完成产品包装,打造业务品牌,大规模铺设广告。互联网是眼球经济,用户注意力是有限的,谁的声音越大知名度越高,获得的关注就越大,然后就是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关系。记得很真切,奥运的时候北京的公交汽车都画满了搜狐的口号:“看奥运,上搜狐”---一切不需要理由。究竟为什么来这里,你来了就知道了,不用一开始条条说服慢慢解释。至于销售收入,按行内的话,用户规模就是商业模式,流量规模就是商业模式!反面例子总所周知,互联网业务一旦沉寂,跌落的很快的。
所以对于移动的互联网业务,除了开发的成本,主要的投资要放在广告和运营上…….而这是以前移动的模式所不具备的,尤其不具备运营能力---以前虽然移动品牌资产很大,但更多的投资是指向网络设备、网络优化和部分核心技术的(如TD),品牌资产很大程度上是靠用户口碑建立起来的。当然动感是个意外,这个品牌是靠广告和明星活动运营打造的,但是近些年来这两部分的弱化直接降低了品牌价值(靠低资费、短信套餐、音乐卡这些是没有效力的)。
目前统一域名的工作,其实给个互联网业务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在各自领域创建子品牌,统一在门户处宣传和让用户选择试用。其实飞信和邮箱已经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良好的用户体验一直是必需的---IM且免费发短信,邮件且短信通知;但是目前这两个业务的宣传开始了多样化,这是危险的,一定要回归本源。
(给手头上的一个产品想了个宣传语,请大家品评:说客网盘---你的免费大容量U盘!可以插电脑,可以插手机……)
(PS:目前MM的宣传“移动应用上场”,感觉导向性也不够,比如说“免费下载精品手机游戏,上移动MM”,感觉就好很多)
te.php?u=29001">
" alt="菊子曰" />本文用">菊子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