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款通道维护是啥意思 【无障碍法条释义】《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社会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为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3月30日起,小编将选取其中部分内容,为广大残疾人朋友详细解读释义。
今天解读释义的内容是——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二十四条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对无障碍设施履行以下维护和管理责任,保障无障碍设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
(一)对损坏的无障碍设施和标识进行维修或者替换;
(二)对需改造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
(三)纠正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
(四)进行其他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所有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有约定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维护和管理。
一、关于维护和管理责任主体的确定
■无障碍设施功能的持续发挥依赖于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后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在实践中,无障碍设施“重建设轻维护”“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十分严重,因维护和管理不到位,有的无障碍通道、盲道长期被占用,有的无障碍卫生间不对外开放使用,有的无障碍设施年久失修,有的无障碍设施被人为毁坏,等等。上述情形不仅造成无障碍设施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且会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可能会危及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
无障碍通道被占用
盲道占用和损坏
■2021年9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对无障碍设施维护提出明确要求:维护责任人应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性、功能性和系统性要求;对安全性、功能性或系统性缺损的无障碍设施,维护责任人应及时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涉及人身安全的无障碍设施,因突发性事件引起功能缺损或因雨雪等原因造成防滑性能下降,维护责任人应采取应急维护措施。本条结合上述条例、标准的有关规定,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责任作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明确责任主体是确保维护和管理责任够落实到位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本条规定,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责任原则上由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但同时应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即如果所有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对维护和管理责任另有约定的,则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维护和管理。
管理人清理无障碍通道
二、关于维护和管理的要求和内容
■关于维护和管理职责的具体内容,本条第一款除明确维护和管理的总体要求外,还对具体的维护和管理职责作了列举,主要包括:(1)对损坏的无障碍设施和标识进行维修或者替换;(2)对需改造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3)纠正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4)进行其他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同时,本法第六十五条对不履行维护和管理职责的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交通运输等相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来源市残联维权处综合网络信息
出品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