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篇论文多少钱 教师假杂志发48篇论文,被处分!祸首是为评职称?
近日,安徽省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通报4起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相关人员受到处分。其中包括,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期间,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教师张前龙上报64本杂志,其中60本杂志中有其论文61篇。经查,其发表的61篇论文中,有48篇论文发表的杂志为假杂志。张前龙因此受到行政警告处分,5年内不得申报正高级教师职称,追缴学校给予其发表论文奖金1.3万元。(6月10日新华社)
在看到这一则消息之前,几天前,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此事件的辩解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受处分教师张前龙老师的同事张承勇,他的文章题目是《张前龙老师,你绝非论文造假,不过是君子受辱!》。文章对于此次事件进行辩解:
文章介绍说,张前龙老师是一名乡村教师,终身坚守在乡下,已近退休的年龄,爱读书、善于总结、乐于笔耕。三年来,他不断地笔耕,不断地投稿,陆续“发表”了61篇。他绝不是为了评正高级教师才写的论文,因为2016年安徽省才第一次有评正高级教师的活动。再说,根本不需要61篇论文来作为评正高级的材料。至于1.3万的奖金?他和往届学生在学校成立了资助资金会,多年来,一直带头在资助贫困学生,大量学生受助。
总之,文章指出,张前龙老师写文章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只是想发表几篇文章和出三本书。做为终身积累的总结。没想到上当受骗,将文章发表于假杂志,受伤又受辱!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学术造假实行零容忍,进行严厉打击,以规范学术氛围,这是好事情。
作为一名乡村中学老师,张前龙老师能够发表61篇除去48之外还有13篇真学术论文,可见其科研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但说只13篇论文,也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
通过这一事件, 我们看到乡村中学教师的职称之路是何能的艰难。
首先,评职称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乡村一线教育,实务性强,杂事繁多,想在工作之余再写一定量的论文,真不是易事。且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其科研能力有限,论文水平整体也不会太高,从而造成假论文、假杂志横行泛滥的现状。
其次,评职称要有一定数量的证书。每年教育系统内外,都要开展各种的评比、评奖活动,活动没有什么实质奖励,只发证书,这是教师们获取证书的主要途径。而活动有限,教师们工作之外,又多了一项额外的负担。而一些模范类的证书,却被学校领导,有关系者把持,根本没的普通一线老师的机会。
再次,评职称要有一定数量的指标。达到晋升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晋级。有时候,有资格的人多,而指标却少的可怜。因而竞争变成勾心斗角。大家都明白各自的证书、荣誉、论文是怎么得来的,互相倾轧,揭短,少了老师的斯文。
张承勇的文章说,如果不是这次申报正高级教师,他(张前龙)永远不知道自己已经上当受骗。他既不知道有48篇是假杂志上发表的,也不知道有13篇是真杂志上发表的!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现象:文化出版市场管理混乱和职称评定体制的混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