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经验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
2024年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新鲜出炉啦!一起来看看吧!
《服务指南》涵盖政策摘要、就业指导、政策性岗位介绍、就业服务等内容,其中政策摘要包含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等;就业指导包含升学、考公考编、就业准备、权益维护等;政策性岗位介绍包含三支一扶、选调生、特岗教师、科研助理岗等;就业服务包含毕业生签约流程、就业手续办理、档案及党团组织关系转递、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及就业主管部门通讯录等。
第一章
政策摘要
灵活就业政策:
企业根据用工需求灵活地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因为自主性强、灵活自由、门槛低等特点,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成为部分毕业生新的就业选择。
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
创业培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免费参加创业意识培训、创办(改善)企业培训、创业实训等。
技术创新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积极面向大学生开放共享,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低价优质服务。
创业场地服务: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政策速递:
依照《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印发的通知(豫人 社办〔2023〕101号)》文件,对到县以 下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提 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的薪级工资高定 一级,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高定 两级。落实对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 的工作补贴政策,当前补贴水平不低于月 人均400元,并向在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 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对条件艰 苦地区的工作人员可按照每月不高于100 元的标准适当提高。
第二章
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类
如何尽快适应岗位:
一、入职培训
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一般进入职场之后,都会有新员工培训,作为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要尽快适应职场生活,首先就应该认真接受培训,且对培训内容进行思考与内化。
二、汲取经验
特别是关于如何适应职场生活的经验,积极主动向别人请教,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进步、避免走弯路。
三、沟通能力
不管是生活、工作方面的,还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都可以和自己的主管领导主动进行沟通,会帮助自己尽快适应职场生活。
四、观察能力
多观察他人的工作方法、为人处世的做法、提升工作能力的 办法,这些都可以让职场小白很快适应职场生活。
五、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其实工作就是不断解决和处理问题,不断创造优异成果。作为刚入职的大学生,要想尽快适应职场就要勤思考,积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会对职场、对工作、对自己树立信心,才会适应职场。
第三章
政策性岗位介绍
“三支一扶”计划:
1、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办理入编及聘用手续。
2、发放生活补贴,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3、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参加职称评定、医师规培。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享受升学优待、考研加分,参加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选调生”计划:
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定向选调生正式录用后,省直选调生由录用单位进行安置,省辖市市直选选调生由各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统筹分配到市直党政机关工作。普通类选调生正式录用后,由各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结合工作需要,统筹分配到各县(市、区)工作。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特岗教师全称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河南省通过实施“特 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担任特岗教师,在推动 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于国家和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招聘对象为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 往届专科毕业生;上述招聘对象均要求年龄不超过30周岁。同时参加“硕师计划”的研究生不再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可直接聘用为特岗教师。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到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河南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
该计划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地方项目。招募志愿者赴河南相关服务县从事为期2年的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服务岗位志愿服务工作。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岗之前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优先录用。
志愿者享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服务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偿还助学贷确有困难的,为其调整还款计划提供帮助。
科研助理岗:
科研助理是指从事各类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 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术助理、财务助理以及博士后等工作的人员。科研助理岗位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科研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第四章
就业服务
毕业生签约流程
简化求职就业手续:
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 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从2023年起,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含结业生)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核实信息后及时报省级教育部门备案。实行定向招生就业办法的高校毕业生,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指导其严格按照定向协议就业并登记去向信息。高校毕业生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
档案、党团组织关系的转递及常见问题:
高校毕业生学生档案由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负责转递。
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到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其中转递至就业创业地的,应提供相关就业创业信息;暂未就业的,可根据本人意愿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按规定 在高校保留两年。档案接收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各相关单位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认真做好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