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做什么生意最赚钱 潮汕小伙做“全球生意”,一年赚3亿元,这辈子一天班都没上过
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创业,靠发展“下线”在短短十几年里就赚了20多万,毕业后把生意做到了全球,年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客户也遍布了全球。
他就是潮汕商人林绍武,用他的话来说:只有帮别人赚到钱了,自己的生意才会成功。
称自己一天班都没上过的林绍武,究竟是怎样抓住商业机遇变成亿万富翁的呢?
经商之道
林邵武出生于1985年,家乡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
潮汕自古就是商业繁荣之地,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企业家,如李嘉诚、马化腾等等。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林邵武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
1992年,林邵武7岁时,父亲创办了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厂。
为了培养儿子的商业意识,父亲安排林邵武在工厂里拧螺丝赚零花钱,每拧一个螺丝可以得到1分钱。
林邵武很快就学会了"以工代玩",每当小伙伴来找他玩耍时,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工厂拧螺丝,并且把赚到的钱一分不少的分给朋友们。
也就是这种"共赢"的思维,为他日后的商业理念奠定了基础。
到了中学,林邵武开始帮父亲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书工作,如整理报表、制作报价单等。
长期与数字打交道,让他对金钱有了一定的理解。
家里购置的第一台电脑,成为了林邵武学习和商业知识的重要工具。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查阅各种商业资讯,学习成功企业家的经验。
大学时期的商业实践
2003年,18岁的林邵武考入大学。在校园里,他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商业能力。
当时中国移动推出了"充300元送300元"的促销活动,林邵武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
于是他主动联系学校的移动代理点,成功变成了二级代理商。
但林邵武其实并没有亲自去推销套餐,而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营销。
他找到10个同学作为自己的"下线",让他们去广为推广套餐。而同学们每成功销售一单,就可以得到5元提成,而作为领头的林邵武则能赚取45元。
这种模式迅速在校园内扩散开来,一传十,十传百。活动结束时,林邵武的"下线"同学们平均都赚到了3-4万元,而他自己则净赚20多万元。
除了手机套餐,林邵武还尝试过多种校园生意,如倒卖二手书、销售MP3播放器等。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商业头脑和市场洞察力。
毕业后的创业选择
2007年,林邵武大学毕业。他仅凭在校期间的商业实践,就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元的资金。面临是否创业的选择时,林邵武收到了银行的工作offer。
在那个年代,能进入银行工作被视为"铁饭碗",年薪十几万绝对是非常诱人的。
然而,林邵武最终还是选择了创业的道路。
他决定继承父亲的五金生意,但采用全新的经营模式。当时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年,外贸业务蓬勃发展。
林邵武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2007年12月,林邵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了自己的外贸生意。
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主流的外贸模式是通过线下展会来寻找客户,但是一个展位就要20多万元,对刚起步的林邵武来说有些棘手。
林邵武只能另辟蹊径,他注意到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个新兴的B2B电商平台,开始尝试线上接单。这个决定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结果第一单大生意就来自瑞典。一位瑞典客户想要定制一批巨大的弧形玻璃门拉手,要求1.2米高,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个客户之前一直选用德国产品,但由于成本原因想找新的供应商。
林邵武抓住这个机会,在广东多个城市奔波,终于找到了能满足要求的工厂。
原本需要5000多美元、90天才能完成的订单,林绍武只收取了1000美元,并在30天内完成了交付。
这单生意不仅为林邵武带来了4-5万元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信誉,该客户此后每三个月都会再次下订单。
全球化布局
随着业务的发展,林邵武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010年,他遇到了一位来自欧洲的80多岁老客户。这位老人对年轻的林邵武充满质疑,担心他们无法胜任复杂的国际订单。"你们两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还没我一个人的年龄大,我要怎么相信你们?"
林邵武冷静地对客户分析了自己团队的优势:能提供高质量样品、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年轻团队充满干劲等。他的诚恳打动了老客户,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
这份合作持续了近十年,即便客户公司三次易主,与林邵武的业务往来始终未曾中断。
2015年开始,林邵武带领团队开始大规模参加国际展会。他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展会攻略,那就是展前做好客户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展会期间重点关注大客户,展后及时跟进潜在订单。这套方法让他在展会上的成交率达到了50%以上。
他减少了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因为这些国家虽然单价高,但订单频率低,投入产出比不理想。相反,他将目光投向了印度等新兴市场。
2019年,林邵武与印度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海外仓。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2023年,仅印度一个海外仓的销售额就突破了6000万元。
如今,印度五金行业排名前100的品牌商中,有80家都与林邵武的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他主动减少了线下展会的投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媒体营销中。公司开始在、、等平台进行推广,同时也重新加大了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投入。
林邵武制定了严格的新渠道评估标准:用三个月时间判断是否有商机,半年时间评估是否获得新客户,一年时间考察整体业务增量。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在新渠道获得的客户已经占到外贸客户增量的30%。
林邵武的成功,离不开他独特的经营理念。他常说:"只有让别人先赚钱,自己才能赚到钱。"这种互利共赢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创业历程。
林邵武还非常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他会精心为客户准备小礼物,如中国茶叶;每次见面都会与客户合影,并及时发送给对方。这些细节帮助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感。
成功的启示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个案的成功难以简单复制。
林邵武的成功背后,有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过如何为更多年轻人创造公平的创业环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仍然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林邵武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创新、善于学习,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如他所说:"这辈子没上过一天班,却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做的事。"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阿里巴巴国际站——林绍武和他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