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意愿 [2]张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报告[N],《文汇报》2008.3.13 (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过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研究现状如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和个性特征有显著关系。陈美君(2009)认为,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相关;个人变革性特征对创业意愿也有显著影响。蒋雁(2008)认为,大学生的个人特质通过创业态度对其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也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效能感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Boyd等(1994)的研究表明,创业效能感是预测创业意愿强度和最终采取创业行动可能性的一个重要变量。(2008)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等(1994)指出,创业效能感是一个潜在创业大学生真正开始创业的重要先决条件[;同样,Chen等(1998)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业效能感与真正成为创业者的可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对于这一结果,以上学者给出了相关解释理由。另外,Jung等(2001)对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及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显示,机会识别和创新环境两个创业效能感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实际准备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也有学者就人口统计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造成的差异性进行了调查。叶映华(2009)以521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差异性,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创业意愿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韩力争(2005)的研究还发现,在我国大学生中,男学的创业动机高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创业动机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同样,贺丹(2006)的调查也说明,男生比女生创业态度强;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态度强于其他专业学生;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其创业倾向强于没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励和阻碍因素却至今没有系统的、具体的分析。本文除了解决以上问题外,也希望能进一步找出这些阻碍和激励因素的解释源,并进一步分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人口统计变量,以期在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的总体特点、影响创业意愿的激励和阻碍因素的分类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深度探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