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钱被黑拒绝下款 泉州人:小心你身边的这些网贷、**!请转给身边朋友!
2019年以来,问题平台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1月40家,2月111家,3月就高达223家。而暂停、失联、清盘、提现困难依然是主要原因!以下是部分网贷倒闭名单,网友欢呼雀跃:真漂亮,想还钱也困难了!
今年3.15晚会,我国的714高**等等都是被点名,这其中的理财产品大多数都是被点名了,并且现在很多网贷也是被点名!合计共有130多家。报道中出现的APP合计87个,分别为:
极速贷、花无忧、人人花、熊猫贷、闪电兔、日日救急、51财神、用钱宝、去哪借、财瞄管家、盈盈有钱、现金白卡、融360、飞碟钱包、小鹿钱包、有钱来、极速借款、原子贷、酷卡、贷上钱、取钱快、我来贷、极速借、快来花、信而富、数字钱包、马上有钱、金卡钱包、乐乐租、熊猫贷、多多米仓、笨鸟应急、闪电兔、钱程无忧、亿马当先、银11、甜兔、米来来、君子借、任性贷、秒下款、万盛宝、桔子出品、飞钱猪、来点金、快来花、有钱瞄、闪电365、无忧钱包、向钱贷、皮皮花、赏金榜、丁丁猫、钞急管家、易乐贷、蛋花花、轻松花、鼎盛融、快易借、速贷宝、小肥羊、天天花、机有米、闪到、钱太太、金蝉钱包、复星宝、瞄瞄袋、零时口袋、宇宙白卡、信鸽钱包、金葫芦、幸运草、小米袋子、掌上应急、节气猫、51急需、秒下宝、金米贷、恒丰E贷、袋熊钱包、花不完、让你拿、鑫乐花、飞机钱包、金葫芦。
排名不分先后,其中不乏众所周知的大平台。
随着近年来监管不断的打压,再加上315的曝光,最令人痛恨的714高利贷平台纷纷倒闭,剩下的一些问题平台还在垂死挣扎寻求新的出路,网贷被严查本该是大快人心,同时超高的逾期率问题也是有待解决。有人称当初借高利贷就没准备还完全是当“工资”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当初是出于无奈被迫以贷养贷,平台倒闭,借款人又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想说“我们不是老赖,也不愿意变成老赖”,确实本身平台存在问题,在图谋不轨之后,反过来认错,并且把原来只有14天的借款改成了可以分期还款的形式。暂且不说平台是否正规,这种做法是好的,本身就是10几天的借款,很多人还不只在一个平台有欠款,如果单纯的要这些人短期还清根本不太现实。
虽然平台懂得悔改,但借款人能不能原谅是一个问题,当初收取高额利息,各种手段进行暴力催收,有些借款人甚至为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如果说想要这部分借款人还钱,那么是不是先该还他们一个家呢?还有些网友表示“坐等起诉,否则没钱还,就算两败俱伤,也绝对不屈服于平台,让违规平台必须要得到报应”。
小编认为如果平台没有存在暴利催收的倾向 ,且愿意去除高额利息,那么借款人是没有理由拒绝还款,毕竟欠债还钱,如果说平台行为过于粗暴,那么借款人即使不还,那么平台也是没办法,毕竟平台也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必须走相关程序,该还的借款人还是要还,平台该罚的自然也少不了。
在这小编也要告诫大家,如今的网贷平台参差不齐,别盲目去借贷,因为你只要输入个人信息,接收验证码,不管是否下款都算一次被记录在大数据内,申请多了很容易成为网黑网花,在大数据时代,这些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说不幸已经陷入了,可以通过支付宝的橙子大数据,查询下个人征信和大数据情况,分清哪些平台是纳入征信的,导出的数据也能够看清自身的借贷风险、通讯录风险、网黑风险等等,如果有异常,第一时间去处理。
对于这件事,你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3月份又223家网贷平台倒闭!
现金贷的监管风暴之后,数家平台被曝出倒闭,行业风声鹤唳,“现金贷凛冬已至”、“99%的现金贷平台将倒闭”的言论不绝于耳。
网贷平台接连倒闭了,老板也是一个个都跑路,那么借贷人在平台借的钱如果平台倒闭了要不要还钱?
首先,就算平台倒闭了,但是你和平台的债务关系依旧是存在。倒闭的平台有可能无法再催收,但是出借人完全可以凭债务合约,把钱追回来。
并且,这几点是你必须要注意的:
第一,不良记录会被记入征信系统
小额贷款也有自己的信用平台。当有人借款,就会在这个平台上记录他的信息,包括是否还款等。
第二,无法再去其他平台借贷
只要被贴上“逾期不还”的标签,你后续在其它网贷申请,极大概率会通通被拒。对方可以通过大数据库查到你欠钱不还的“光辉历史”,从而被列入拒贷名单。
第三,惹上官司
平台是否倒闭,并不影响你们之间的债务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有借款协议在,欠款就应该按时足额偿还,如果不还,对方可通过诉讼或网络仲裁的方式要回欠款。
所以,小编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平台倒闭了,就可以侥幸觉得不要还钱了!那么我们应该把钱还给谁呢?
首先把这些平台为什么倒闭分为三种情况。
平台被其他平台接盘
这种情况说明平台只是因为一点问题而被其他平台给吞并了,平台的借贷渠道,例如网站、APP、小程序马上可以恢复运营。这种情况是要还的。
如果没有按时还款借款人会被通知,如果赖账依旧会被催收,情况恶劣的可能会上征信黑名单并且被起诉。
平台破产
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不用还钱。我们知道,网贷平台放出去的资金主要来源投资人、自营资金、股东、银行等金融机构。
所以不管资金来自哪里,你的借款都是有来源的,也就是都能找到你的债务方。
债权人向你追讨债务你还是要还清,就算是资金来源于普通投资者,法院或者经侦也会代替他们向你追讨债务。
平台被要求整顿
这种虽然相比于之前那种来说是轻了一点,但是也是关乎到公司的财务问题的,可能是受到投标利率或者是延迟兑付等问题,并不会影响还款问题。
如果是因为平台放高利贷被整改,你可以申请高过36%部分的贷款利息不还,或者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字再进行偿还。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抱侥幸心理了,有钱就赶紧还了吧。
知道什么是校园贷吗?
今日话题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校园贷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五类:
(1)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备用金、京东校园白条等;
(2)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4)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5)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你知道校园贷的危害吗?
非法校园贷的后果:
2017年8月15日,20岁的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家人发现他留下的遗书后,他的手机还不间断收到威胁恐吓其还款的信息。通过其家人介绍得知,范泽一此前曾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已累计达13万余元,其中一笔借款数额为1100元,一周后需还1600元,周利息高达500元。
2017年8月24日,武汉某大学大三学生因欠下“校园贷”4000元,一年时间滚到50余万元。
2017年9月7日,华商报报道,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多万,用于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等,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2018年5月17日,西安大学生小森(化名)走出宾馆赴河北找工作,在保定市政府附近一个废品收购站服毒自杀。正当家人沉浸在悲痛中时,小森留下的电话却每天接到大量来自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小森借款均为分期贷,每期还款数百到一两千不等,其中有一笔总额为9000余元。
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值大好时光却背负上校园贷的枷锁,沉浸于痛苦之中,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校园贷是怎样催款的?
校园贷平台有整个催款程序,包含了“十步曲”:
1、发逾期短信;
2、单独发短信;
3、单独打电话;
4、联系贷款者室友;
5、联系父母;
6、再次警告本人;
7、发送律师函;
8、给学校发通知;
9、在学校公共场合张贴大字报;
10、群发短信。
遭遇校园贷如何处理?
一、公安部门:遭遇高利贷陷阱或人权侵犯,及时报案
落入校园贷陷阱、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大学生,往往因受到胁迫、恐吓而不敢报警。对此,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小额贷款的月利息在两分以上,就不受法律保护了。至于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暴力催债、‘**条’曝光等更涉及到诈骗、恐吓、人权侵犯,大学生不可被对方的恐吓吓退,务必及时报警,否则校园贷事件会恶性循环,难以终了。”
据该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良校园贷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涉嫌非法放贷和诱骗,即使放贷人在催债短信里扬言要起诉借款人,也仅仅是恐吓,因为起诉往往是无效的。据悉,针对在网络上非法公布女大学生**照的行为,公安部门有专门的网监支队监管,照片一旦传上网,便可以立即找到传播来源,进行快速处理。
“在校学生报案的话,公安部门是必须及时、优先处理的。除了在学校或者户口所在地的分局报案,更好的方法是通过及时向学校反映,联系上各个学校指定的警员,不仅可以快速立案,还可以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该负责人强调,如果能有相同遭遇的两三个人一起报案,那么涉及团体案件的处理速度更快、力度更大。
“学生一旦遭遇不良的校园贷胁迫,务必保存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录音等。如果遭遇人身威胁、暴力催债等不及时报警,那么只有通过挂失身份证、更换手机号等方式躲避**扰。”该负责人说道。
二、法律专家:高额手续费涉嫌胁迫,高利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校园贷的高额手续费和利息是否受法律保护?放贷人是否有权讨要高利部分?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逾期的后果,学生是否可以拒绝付高额的本息?日前,相关法律界人士接受了记者采访,给出了解答。
“首先,合同是基于双方自由、真实意思的表示,而校园贷问题中涉及的手续费,如果不是借款方的真实意愿,即如果不交手续费就贷不到款,那就涉嫌胁迫,属于法律不能保护的范围。但根据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学生能否充分举证,证明手续费是受到对方的胁迫,这是一个问题,学生往往容易落入圈套。”该法律界人士解释说。
据介绍,贷款利息超过银行利息4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是并不否认借款人签了协议后有还款义务,只是这个义务不在法律的强迫性压力之下,“合理范围的利息是要付的。”
“电子合同基本是有效的,而且双方肯定会留有电子邮件的记录。至于合同没有约定的部分,难以用法律回答,要靠个人诚信等其他因素去解决。”该人士介绍说。另外,据悉,如果网贷平台和银行合作,逾期之后的确会影响征信记录。
如何预防校园贷?
1、身为大学生对一些事物的好坏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对于介入“校园贷”,一定要慎重。
2、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贷一般其中会有高利贷的陷阱,这些都是不合法的。
3、保护好个人信息,慎重外借身份证。对一切要求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信息)的代办证件的事项要慎重对待。
4、一旦陷入非法“校园贷”第一时间找警察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寻求解决办法。
校园贷门槛虽低,但利息颇高。有借款学生表示,借五万,分24个月还清,每月除了要还本金2083元,还要支付1417元的利息。按这名学生所说,大家算下账就可以发现,这种贷款的月利率高达40%。
按照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年利率超过36%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大家将利率超出36%的贷款视为高利贷。年利率36%,换算成月利率即3%,而校园贷月利率在25%-35%之间,甚至高达40%,并按利滚利的方式计息,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这也就是大学生深陷校园贷无底洞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校园贷屡禁不止?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带来的是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旺盛。当超前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与习惯后,就开始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学生群体。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75.7%的大学生,都认为认为超前消费现象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了在学校最基本的吃穿用度外,同学间的各种电子产品攀比、娱乐方式的增多、各类交友消费的支出,都会使得不少的大学生“入不敷出”。甚至有个别的大学生每天醉生梦死的过着“3天一蹦迪,5天下饭店,7天不在寝”的生活。要知道,这样的生活是需要金钱的支撑,有时资金不够,为了年轻人的面子,这些大学生也没有停下“挥金如土”的脚步。
一旦习惯了这种过度超前的消费方式,也就很容易地埋下祸根。对金钱的追逐,会成为自身的漏洞,也自然地为不法网贷平台提供了一个“侵入”自己的机会。当从家里索要不到钱的时候,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习惯的大学生,难免会自作聪明的选择一条网贷不归路。
校贷一张条,亲人两行泪。校园贷就像沼泽一样,越陷越深。理性消费,远离校贷。
下面这几种情况都是“套路贷”犯罪行为,如果发现请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1.以“迅速放款”为诱饵吸引借款人,随后以行规为由,哄骗借款人签下高于所借款项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比如借10万元,欠条写的却是20万元。此时,骗子最常见的话术是“不会真让你还这么多,按期还就没事”。
2.刻意制造逾期陷阱。当还款日期临近,借贷公司不主动提醒借款人逾期,甚至以电话故障、系统维护为名导致借款人无法还款。然后,这些公司就以违约为名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
3.层层“平账”。放贷人哄骗借款人前往银行转账取款并拿走现金,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比如,放贷人通过银行转账给借款人20万元,接着让借款人取出,然后拿走其中的10万元,最后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钱只有10万元,但是银行流水却显示有20万元进账。
4.以“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行业规矩”等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借款合同、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各类合同。玩文字游戏制造各种陷阱,致使借款人违约,从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甚至霸占房产。
5.与被害人进行相关口头约定,制造资金给付凭证或证据,制造各种借口单方面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偿还”虚高借款,在被害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进而通过讨债或者利用其制造的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各种手段向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施压,以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合法财产的目的。
6.通过暴力手段,或者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以及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使被害人产生心理恐惧或心理强制等“软暴力”手段索取非法债务。比如家门口泼油漆、撬借款人家里的门、一路尾随借款人等。借款人无法社交也没有生活,只能躲躲藏藏。不少人通过这些公司借款后,原本借款金额仅为10万、20万左右,最后都“滚雪球”滚成了三四百万。
7.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协助制造银行走账记录的;协助办理司法公证的;提供资金、场所、交通等帮助的;协助以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帮助转移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套现、取现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天上不会掉馅饼,远离网贷,校园贷!】为80元赔付款背上7万网贷引发网友热议,网贷,校园贷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面临经济困境时应该怎么办?戳图↓↓认清培训贷、回租贷、刷单贷…这些不良校园贷!关乎你我财产安全,转发扩散!(来源:人民日报)
说完了网贷/校园贷,
其实很大部分原因——因为**!
人有一大错觉
莫过于在“十赌九输”的**中
想侥幸通过运气在输局中翻盘
相比于线下的赌局
通过网络操作的网络**
更加就是“十赌十输”!
六合彩、时时彩、体育竞彩……
以及各种彩!
还有利用微信、手机APP平台组织
“微信红包”、“十三水”、“斗地主”、“牛牛”、麻将等**!
眼花缭乱的玩法
夹杂着各种“奖金”宣传
都是让你越陷越深的套路
警方提醒
网络**是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也早已明令禁止“网络购彩”
网络上的投注平台都是违法违规的
非法的网络**平台
可以人为操纵开奖结果暗藏陷阱
刚开始往往会赢钱
实际上是让当事人上钩的手段
网络**,想要赢你太简单
根据目前破获的
多起相关网络**案件
警方也揭秘了几种
常见的网络**形式和
组织者的惯用伎俩
4种网络**形式最为常见
第一种:互联**场,利用网站(包括各种APP)为工具,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赌客可实时看到赌桌上的一些情况。用户只要通过注册个人账户并且充值,就可参加**,如**等。
第二种:利用体育竞技,包括福利彩票和六合彩等作局,通过某种规定的公式去算出一种**标的,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下注,比如赌球。
第三种:利用带有红包功能的平台组织**,这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形式。
第四种:利用一些休闲游戏的平台来进行**,常见于一些棋牌类游戏里。
3种组织者的惯用伎俩
手段1:一输就跑。网络**的服务器隐秘性强,参与者与组织者互不相识,甚至参与者之间也素未谋面。在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中,不乏这样的情况,庄家与参与者在一场大额的赌局对敲过程中,比如比大小或者猜数字,一揭盖,众多的参与者赢了,庄家输了,筹码算下来达上百万元。这样的结局岂是庄家能接受的——人家干脆溜之大吉,彻底人间蒸发。赢者空欢喜一场。庄家重设IP,另起炉灶接着骗。
手段2:只赚“平台费”。此种网络**中,组织者不“坐庄”,只提供平台服务,但收平台费、佣金,就像线下赌场那样收“水钱”。这意味着不管参与者谁输谁赢,彼此之间如何厮杀,只要有交易,人家都有钱挣。当网络**的赌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平台方可躺着挣钱。
手段3:“网络出千”。几乎所有的网络**,组织者在后台都有技术控制的权限。比如,一种猜数字类的**,参与者根据此前的概率计算,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次押某个数的概率高达90%,于是都押宝在这个数上。组织者或者庄家一看情况不妙,就会让程序员在后台巧妙地更改结果,参与者却蒙在鼓里,最终只能感叹自己运气太差。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类似规模的“小网络赌场”多达几千个,而规模超过亿元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种由国外**网站(“六合彩”、赌球)、国内总代理、代理和会员形成的网络**产业链,每年吸纳的赌资达到数千亿元。
网络**作弊内幕:
国人在境外涉赌构成犯罪
2017年有云南媒体报道称,当地公安厅透露,在与云南毗邻的缅甸、老挝、越南边境地区就有82家赌场,这些赌场多数为中国人开设。而在部分**合法化的中国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合法经营的赌场,华人也是赌声鼎沸。
国人跨境参赌风险高
跨境**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2000年之后,这一话题就一直引人关注。
在中国,**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而在靠近我国西南边境的境外地区,大大小小的赌场很常见。媒体报道称,参与**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那里,人民币与美元一样流通。即便到现在,跨境、边境**仍然影响着中国公民。
经中国警方侦查,在中国与老挝、缅甸等国边境,存在着多个**犯罪集团,他们通过在内地物色“经纪人”,采取拉拢、引诱、介绍等方式,组织境内公民偷越到中缅、中老边境的赌场内**。而这些犯罪集团成员中很多都是中国人。
问题一:
网络**是如何做到
让人“逢赌必输”的?
常见的**网站运作模式其实与传销十分类似,有一套从境外向境内、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实行多级管理。境外组织者位于架构的顶端,国内各级代理是其下线,负责扩大参赌人数,吸纳赌资。境外**集团运营人员通过对正规网站植入黑链,群发短信,微信群、QQ群引流等手段宣传推广,引诱赌徒注册、充值**,**资金通常通过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流转。网络**往往由所谓的庄家设局,利用提前算好概率、内外串通等手段,欺骗参与者投注资金。因此,网络**可谓“逢赌必输”。
除此之外,近年来网络**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如**团伙在微信群、QQ群利用“发红包”功能,通过群聊进行“赌大小”“压数字”等**活动。赌客们向庄家转账下注,然后通过猜庄家发送的随机红包的尾数或大小进行**活动。还有一些披着棋牌游戏外衣的**APP,在游戏过程中发生赌注交易,并在赌资提现时,编造所谓“差价”和“汇率”,牟取大量利益。更有甚者,通过盗取玩家账号、使用外挂等欺诈方式,盗刷和骗取玩家的游戏币和钱款。
问题二:
如何正确有效地举报网络**有害信息?
您可通过举报中心官方网站举报入口、网络举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一键举报”等途径,提供必要的网址链接和截图等证据,进行举报。要举报微信、QQ群聊中传播的涉赌信息,可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功能(如下图)、腾讯110()、小程序“腾讯举报受理中心”直接向网站提交证据线索。
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