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品营销方案 新经济形势到来,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如何突破瓶颈?
现阶段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面临的瓶颈
1.1 相关人员管理意识差
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同样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从而达到赢得更多客户、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但是一些电力企业面对新经济形势,并未做好充分准备,未能适应新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的变化,究其原因,与企业自身不具备大局观,管理意识普遍不强的事实密不可分。
一些企业往往将业务水平的提升视作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命脉,对业务和营销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理念认识不清,导致在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上,投入较少,也没有预留出一定量资金为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带来保障,因此营销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1.2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管理制度是影响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因素,很多电力企业尽管能够意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很多管理制度作出的规定相对传统,未能充分适应时代的变化,也不会对电力企业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管理制度的僵化很容易降低企业感知市场的能力,令电力企业无法结合市场用户需求,强化人员管理,加强业务模式创新,进而陷入在传统经营模式中固步自封的尴尬境地。
宏观层面看,管理制度出现问题,也很容易对企业自身定位以及未来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格外警惕。
1.3 忽视服务体系的创新
电力产品是影响社会民生水平的重中之重,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的保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市场上消费者群体极其广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如何能在现有服务体系上,满足消费者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用电服务需求,最大程度实现客户群体的整体稳定,赢得更多消费者,是电力企业发展历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将发展重点,更多聚焦于业务范围的开拓上,对于现有客户的稳定和维护工作,未能引起高度重视,也没有广泛收集客户关于电力产品的售后意见,导致服务体系长时间未能实现创新,也未能及时明确和弥补现有服务体系存在的漏洞。
对于已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未能频繁联系,了解客户是否有其他新需求。这种方式长远来看,很容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也无助于用户黏度的维系,对于电力企业自身品牌建设同样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4 营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很大一部分受营销工作人员影响。一些营销工作人员自身并没有较强的营销意识,在电力产品推广上过于被动,没有加强市场潜在用户和新用户的开发。
一部分电力企业营销部门,从事专职营销工作的人员较少,无法有效保障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开展质量。
而且电力营销工作相对复杂,工作量较大,不能仅靠营销部门单打独斗,更多需要电力企业其他部门互通信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联动,及时提供营销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保证营销工作更具针对性。
但是当前一些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未能加强和其他部门的联系,其他部门也更多将营销工作视作营销部门的任务,没有高度配合,例如无法通过市场部门明确当前用户用电和电力设备数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营销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
2 完善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工作策略
2.1 重视电力经济营销理念的革新
要全面提升电力经济营销水平,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电力经济营销观念,主动拥抱时代的变化,提高对市场环境的重视程度,纠正僵化传统的营销理念,正视买方市场对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对此,电力企业领导应当主动加强对电力经济营销理念的学习,起到垂范作用,由上至下,对电力企业整体营销工作风气,形成较好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企业,加强对营销管理工作的配合。
具体而言,观念的革新应聚焦于以下3方面:首先,知识营销观念。当前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对用户消费习惯的潜在影响,营销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知识教育方式达到维系客户的目的,在电力企业中同样有较好的应用土壤。
这样也可以通过普及电力知识的方式,直击消费者痛点,将其当作对消费者售后服务的重要方式,令用户产生原有需求之外的需求,从而增加电力消费量,为电力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应坚决贯彻“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正视电力企业的服务属性,最大程度满足顾客合理诉求。
为保证和用户之间的高效沟通,除了应当定期收集客户的意见,针对电力企业产品的监督工作,同样也可以发挥用户的作用,通过设立奖金的方式,鼓励用户建言献策,监督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体现对用户的重视。
最后,应贯彻绿色营销理念。电力产品属于消耗品,电力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高度相关,在崇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环境下,电力企业应当对节能环保引起重视,尽量选择耗能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营销方案,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社会效益。
此外,电力企业应坚守居安思危的思想,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研究,明确自身优劣势,掌握竞争对手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经营重点方向、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定位、产品竞争力、实力等,使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具备较强适用性。
2.2 完善电力经济营销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组织管理人员,对当前营销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统一修订,并在制度中,将技术推广任务和各部门对营销工作负的责任做出具体说明。
为了实现营销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应当树立其他部门的正确意识,为营销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并全力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制度中还应同时体现对员工的考核要求,以及工作监督主体,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应给予适当奖励,树立员工对营销工作的正确认识,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 完善电力经济营销服务
一些电力企业改制之后,电力企业已经失去了政府职能,这势必会在工作方式上迎来一定改变。只具备企业性质的电力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基于电力产品特殊性,设置相关组织机构,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首先,应当通过网上或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收集客户意见,并设置用户需求侧管理机构和网络自动化工程机构等。
为及时有效处理用户投诉,应当专门设置管理点,保持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其次,为避免用电发生间断现象,应当建立快速服务响应部门,为用户用电带来全天候的服务保障。
此外,考虑到电力产品自身相对特殊,因此需要重视网络自动化工程的建设,在网络空间内完成电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保障用户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质量。
在计量方式上,电力通常会用电表计量,组织机构应当公平计量用户用电情况,保证计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为防止出现偷电现象,对非法用电情况应当加强检查。
2.4 加强营销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是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为员工拓宽更多渠道,实现对营销人员的再教育。
首先应在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环节上,提升专业素质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达到扩充团队中人才数量的目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员工创造外派学习的机会,使员工到其他企业中,了解最先进的电力产品营销理念。此外,也可以聘请业内专家到企业内部举办讲座,为员工提供面对面请教的机会,实现员工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因素主要聚焦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上。
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重视市场环境的改变,改变僵化的管理理念,修订管理制度,并重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加强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营销工作带来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