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小说推荐 “宝万之争”经典故事写入小说!财经作家李德林年终亮《底牌》
著名财经作家李德林,又出新著了。呕心沥血历时5年创作的商战小说《底牌》已于近日发布。
从2004年深度复盘德隆系幕后真相的第一部著作《德隆内幕》起。十余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资本事件的隐秘真相,无论是国美黄光裕亦或是高盛的血雨风云,李德林掀开了一个又一个资本巨鳄的画皮。
“只写最大”是李德林著书的金字招牌,然而这一回他的新著却并非针对某一资本事件的专题揭秘,而是一本以真实资本事件为原型的商战小说。之所以要选择小说这一体材游走于虚实之间,李德林的考虑是为了能向读者讲出更多的内幕故事。李德林告诉传媒见闻:“小说往往是现实的隐喻,《底牌》是希望通过小说的方式,呈现更多资本市场鲜为人知的内幕与真相。”
《底牌》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虚构城市南海市。在南海市,有一家全国著名的房地产公司“盘古地产”,因为“乌龙指”的缘故股价急跌。这一事故,被同样位于南海市的另一家知名企业“龙腾集团”看作机会,借机买入盘古股票,决意拿下盘古控制权。而一场你死我活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大战也就此拉开大幕。
到这儿,相信不少读者已能看出故事的原型了。事实上小说中内容几乎都能找在现实中找到真实的原型,比如故事的主角之一,盘古地产董事长乔治远就很爱做红烧肉,这种对号入座的快感在《底牌》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同时兼具了戏剧张力和现实价值,《底牌》的电视剧影视版权已在新书发布当天与上市影视公司华录百纳签约,目前已进入最后改编阶段。
关于《底牌》,我们和李德林聊了聊:
问答
传媒见闻:不少人表示从《底牌》中“龙腾集团和盘古地产间的斗争”看到了当年“宝万之争”的影子,所以故事真的是从宝万之争中取材的吗?如果是,现实元素大概能在故事线中占多少呢?
李德林: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有太多有意思的事,我一直希望通过小说的方式,将商场中的各种较量、爱恨情仇呈现出来。《底牌》犹如一面镜子,每一个人看到里面的故事、人物,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确定一定是某一个人吗?也许还能在某一个人身上看到其他人的影子。宝能系跟万科的恩怨在A股历史上都堪称经典,《底牌》岂能错过向经典致敬的机会?
《底牌》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控制权之争。而宝万之争是控制权之战吗?不是,因为战争一定有敌我双方,宝能跟万科的管理层不是一个层次,更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管理层虽然持有少量的股权,但他们更是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尽管王石他们是创始团队,但万科的所有权不是他们的,他们不是万科的老板。那么宝能买进万科股权,是要从其他投资者手中买入,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是战争吗?都是市场的交易行为。管理层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可能因为股权随着老板的变化,影响到他们的内部人对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他们跟宝能系是一个层次吗?犹如主人跟保姆。
《底牌》中有宝万之争的影子,但绝不是宝万之争的实录,还有更多的现实案例融合进了故事里。首先这是一本小说,小说就一定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我们力求让读者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故事,所以80%的内容都能找到真实的原型。那些曾经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佬,他们的影子都能在书中人物身上看到,他们的叱咤风云,丛林残酷,都能在故事里找到他们的印迹。
传媒见闻:我们说好的小说往往具有更强的隐藏和表达真实的能力,过去的著作基本都以揭秘重大资本事件内幕和真相为特色,这次《底牌》选择商战小说的形式讲故事是基于了表达更多这样的考虑吗?
李德林:小说往往是现实的隐喻。现实的商场中,股东之间、接班人之间,掌权者跟接班人之间等等,他们有着极其复杂多变的关系,很多所谓的企业领袖级人物,他们在工作跟生活中,永远都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而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往往跟决策、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真相往往隐藏在华彩之中,内幕总是在风光中归于沉寂。《底牌》是希望通过小说的方式,呈现更多资本市场鲜为人知的内幕与真相,虚实之间,让人性回归,让精彩继续。
传媒见闻:往往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作者都会借人物之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底牌》的创作中,您有没有通过某种形式表达过对这一事件想突出的核心的观点。
李德林:《底牌》作为一本小说,让我们平时无法表达的真相,酣畅淋漓地跃然纸上。那些现实中无法对照在具体某一个商业大佬身上的观点,自然可以在故事中表达。商场竞争、生意哲理、生活感悟、人生真谛,都可以通过人物的命运、言论进行充分地展开。无论是小说还是其他体裁,核心观点是写作的初心,没有观点的文章,辞藻再华丽,那也只是无病呻吟。《底牌》希望在故事的徐徐推进之中,将观点融合在整部小说的大格局之中,才能真正让作品变成具有生命力和传承力。
传媒见闻:看到《底牌》中,乔治远做红烧肉这样的描写几乎笑出来了,得知《底牌》还将推出电视剧,最后呈现的影视作品故事中,这种对号入座的快感还在吗?
李德林:我就喜欢吃红烧肉,所以在写作《底牌》的过程中,自然会将自己的一些喜好带入其中,至于别的企业家是否有同样的喜欢,这就是他们自己非常私人的事。其实,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喜好,甚至是癖好。有的企业家喜欢做红烧肉,有的企业家喜欢看电视剧,还有的企业家喜欢打桥牌,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情,没有对错,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底牌》里面有很多企业家癖好的影子,无论是现在的小说,还是正在改编的电视剧,我相信这些生活化的细节,都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有过相似的爱好或者经历,就进行回避。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书中已经呈现出来的,无论是饮食,还是男女,相信都会有精彩的呈现。如果一个企业家看到《底牌》里有他的影子,就气急败坏,那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没有气度的人不配成功企业家的称号。
传媒见闻:有一句话是“哪里有大事发生,哪里就有李德林!”,包括这次的《底牌》和您过去的系列著作,题材都和影响深远的资本事件有关,了解到您的《底牌》实际上是一个三部曲,所以后面两部的写作方向已经确定了吗,也是围绕某个重大资本事件展开的吗?
李德林 :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太多精彩的故事,《底牌》选择的故事只是最近5年之间的,有我们熟悉的地产大亨,也有资本玩家,甚至有国企强人,有狗血的爱情,更有隐秘的情事,他们都真实发生,而又被现实掩饰。《底牌》记录的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发生过的几个故事罢了,还有很多故事值得继续写,比如贾跃亭的故事、比如中信的故事,比如银行界的故事,随便一个故事都可以写一部惊心动魄的大戏。《底牌》的主要故事发生在大陆,第二部会香港、大陆,第三部发生在华尔街。每一部,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当然,核心还是会通过小说,将那些曾经我们无法知晓的内幕、真相给表达出来。未来,我们在小说里看懂今天的真相。
最后还是一个惊喜福利,李德林老师赠送了传媒见闻5本新著《底牌》,想要抢先阅读的读者,可以在文章末尾留言:“推荐一本你认为最近最值得阅读的书”,我们将按照点赞量排名先后顺序,抽取5位读者寄送新书《底牌》一套。
▽▽▽
传媒见闻媒体人访谈导读
●
传媒见闻官方交流群现已开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为提高通过几率,
请注明单位+姓名),
小编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