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抗震论文发表 土木教学科研楼505室
个人简介
李帅,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8年6月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王景全教授),2016~2017年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2018~2020年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M. Alam教授)。兼任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秘书等。
主要围绕近(跨)断层桥梁抗震、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大跨索承重桥梁等方向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主持张靖皋长江大桥、引江济淮等桥梁工程科研项目4项。在EESD、ASCE会刊、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参编标准规范1部。获得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国际先进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获202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3)及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排3)。
学术兼职
[1] 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21-04至2026-04
[2] 装配化钢结构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秘书,2022-11至2027-11
[3] , , 2020-05至今
[4] of , , 2022-10至今
[5] 土木工程院士知名专家系列讲座暨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桥梁专题联络人
教学课程
科研、教改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断层破裂型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梁桥震损机制与抗震设计对策(),2023.1~2026.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断层高墩大跨梁桥在河谷地形效应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2020.1~2022.12,已结题,主持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谷场地近场强震模拟及其作用下高墩大跨梁桥地震破坏机理研究(),2019.6~2022.6,已结题(优秀),主持
[4]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超大跨缆索承重桥梁用关键材料研发与示范应用(),2022.12~2025.12,课题骨干
[5]“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川藏铁路高海拔深切峡谷区大跨度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2023.04~2026.03,参与
论文和专著
代表性论著:
[1]Li Shuai,Li Haibo,, , M. Alam, . test and on UHPC tube- piers with base . of ASCE, 2023 ()
[2]Li Shuai, Zhang Fan, Wang , Cheng Zhao, Zhang Yu, Zhang Ning, Wang , Gao . of a V- - the near- . Soil and , 2022, 155: .
[3]Li Shuai, Wang , M. Alam. of a with shape alloy piers and . and , 2021, 50(2): 673-691.
[4]Li Shuai, , Wang , M. Alam. and loss of an - with shape alloy cable . of , 2020: 1-32.
[5] Li Shuai, , Wang , M. Alam. -based of steel, FRP, and SMA cable for . of ASCE, 2018, 23(6): .
[6] Li Shuai, Zhang Fan, Wang , M. Alam, Jian Zhang. of near-fault and pulse-type on super-span cable- . of ASCE, 2017, 22(3): .
[7]Li Shuai, , M. Alam, Wang . , , and of a novel smart with shape alloy wires. Smart and , 2022, 31(2): .
[8]Li Shuai, Zhang Fan, Wang , M. Alam, Zhang Jian. of super-span cable- by in sites to fault soil- . Soil and , 2017, 101: 295-310.
[9]李帅, 王景全, 颜晓伟, 冯宇. 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 49(6): 94-104.
[10]王景全, 李帅, 张凡. 近断层地震动分区理论与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M]. 科学出版社, 2022.
专利、软件著作权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荣誉和奖励
[1] 202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19)
[2] 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
[3]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4] 国际先进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IAAM Young Medal)
[5]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3/10)
[6]《中国公路学报》优秀审稿人
[7]2021年南京市科协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8] 《 and 》高被引论文,2021和2022年度
指导学生
1.博士生(副导师):张凡(2022年毕业)、冯岩、王明东、陈可道
2.硕士生:储长青(2020年毕业/副导师)、宋来健(2021年毕业/副导师)、王明东(2022年毕业/副导师)、王宇轩(副导师)、王恒心(副导师)、李海波、王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