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审核维护不给取款怎么办 网上被黑不能取款审核维护 取款需要派出所同意,吉林银行回应,派出所:取款2万以上需审核
6月11日,一位网友在发布了一则视频,说自己的母亲去吉林长春的某银行取款,却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如果要取款的话,需要当地辖区派出所开出相关的证
6月11日,一位网友在发布了一则视频,说自己的母亲去吉林长春的某银行取款,却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如果要取款的话,需要当地辖区派出所开出相关的证明才能办理取款。
这一事件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议论取自己的钱还需要派出所开具证明这是什么说法?
由于网上的舆论声越来越大,吉林长春的某银行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事件回顾:
根据网友发布的视频中了解到,在6月11日的时候,自己的母亲携带着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前往吉林长春的某银行进行取款。
据了解当时这位网友的母亲取款主要是因为另外一家的银行利息比较高,因此想要将吉林这家银行的钱取出来,存到另外一家银行,而且银行卡内的总余额还不到10万元。
然而其母亲取款的时候却被银行告知,需要当地辖区的派出所开具证明才能取款,这就让该网友非常的不理解,取自己的钱竟然还必须经过派出所的同意才可以。
在万般无奈之下,该网友只能前往该辖区的派出所开具证明进行审核,最终他们在银行的窗口等了许久,在派出所审核完毕之后,才在银行的窗口进行了取款。
当视频被发布到网上的时候也是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如果遇到家人生病在医院急需缴费救命,自己的钱还不能取,这不是间接性害死人吗?
也有网友表示: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是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制定的储蓄原则,任何人和任何单位都无权干涉!
还有网友说到:是不是当地的诈骗太严重了?
对于网上的舆论愈演愈烈,吉林长春的某银行也在12日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根据该银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当地辖区的派出所对于取款是有要求的,当储户取款超过两万的时候需要银行的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
只有经过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审核完,确定账户没有问题才可以取款。
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关于电信诈骗的转账或预防客户被骗,而且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核实储户身份的方式方法也有许多种。
有的客户在现场表明取款的用处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立即像派出所说明情况,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也会立即进行线上审核,只要通过审核之后储户就可以办理该业务。
不过也有一些客户则需要派出所的人员到银行现场对储户进行现场审核,因为每位客户所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随后根据该辖区内的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该辖区的居民有取款的需求时,确实需要向辖区内的银行说明取款的用途以及明细等。
而银行则会将这些信息提交到派出所内,由派出所内的工作人员审核,当审核通过后便可以进行取款。
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核实银行卡内的钱有没有问题,是否参与洗钱或是防范电信诈骗。
看取款的用途也是为了保证该辖区内的居民不会受到电信诈骗,并且该工作人员还说,不止是该辖区内的银行有这类的要求,现在许多家的银行都已经开始实施此类要求。
根据派出所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可以看出,并不是他们做出的不合常理的规定,但是根据事实来看,储户自己的钱想要从银行取出来却异常的困难。
对于异常账户的严格管控,大家本身也都是支持的,然而银行为何要对没有出现异常问题的账户设置障碍。
这种做法是否已经违背了银行最初存取款自由的承诺,演变成了储户的钱不再是自己的钱,如果银行和派出所任何一方始终不允许储户取款,那么急需用钱的储户他又该怎么办呢?
打击电信诈骗首先应该抓的是犯罪分子,而不是让全国的百姓都跟着一起受罪,不能因为短时间内无法抓到犯罪分子就限制储户的个人权益,这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
当然随着电诈分子愈发猖獗的行为银行也都做出了相应的防诈措施,那么银行的这些行为对于储户来说又有哪些好处呢?
银行做出那些防诈行为
在2023年中国银联所发布的2023年移动支付安全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九成的被采访用户都反映自己曾经收到过电信诈骗类的信息。
而在2022年的时候却只有三分之二的用户反映到自己遭遇过电信诈骗,中国银联为了预防愈发猖獗的电诈行为,也采用的大数据勘察的形式来预防电信诈骗。
首先在银行的系统内引入了防止电信诈骗的模型,对一些涉及电诈风险较高的银行账户,限制其该银行卡的部分账户功能,其中的一项就包括了资金来源异常。
据了解在6月前后,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开始相继实施了暂停无卡全款的业务,例如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
农业银行表示,为了保证给储户们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服务,决定2024年9月实施取消无卡取款的服务。
中信银行则表示,在5月17日时,关闭现金自助取款功能。
根据银行所出具的一系列公告,并非是对无卡业务的全面取消,而是对无卡收取款进行了全面的收紧,对储户资金的安全进行考量,客户依旧是可以通过银行卡进行取款或是到柜台办理相关业务。
其实银行做出这一系列防止电信粘片的行为的风险管理规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
他们的这种做法,虽然目的是非常合理但是这并不表示该行为是合规的。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需要带头负责防止电信诈骗工作,而金融和网信,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则需要根据自身的指责进行主体监管的责任。
针对性的做本行业内的反电信诈骗的工作,但是其中的“带头”并不是需要“审批制”的出现,对于打击电信诈骗来说,需要共同管理,相关的部门一起用力。
同时也需要避免“误伤”,银行在用户取款的时候,随意的增加一些取款条件,这本身就违反了《商业银行法》中“用户取款自由的”原则,这也造成了对用户的合法权益的侵犯。
而且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银行等机构只能监测异常账户和存在异常交易的账户,并对其账户采取阻断措施,其中就包含了,核实交易的具体情况,重新核验该身份,或是延迟支付等。
法律的明确要求银行对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只能采取阻断的方法,但是从吉林长春的某银行和辖区内派出所的回应来看。
只要是超过两万以上的取款行为都是需要进行报备和审核的,此类的做法完全和《反电信诈骗法》中工作应依法进行、精密准确的防止,保证群众生活的便利,背道而驰。
这类做法不仅不能做到精准的防范,而且也对群众生活的便利造成了影响。
在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社会上的讨论也是愈演愈烈,首先人们都比较理解和支持防止电信的行为,但是人民也希望银行能够有一种既可以保证储户们资金安全的方法。
同时又不会对用户们生活上带来不便,可以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保证储户们的合法权益。
律师对于此次事件的说法
随着这件事的发酵,四川仁德的一位律师也表示,根据《商业银行法》中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用户在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时,要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存款人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等。
而且对于个人储户的存款,银行可以拒绝任何单位或者是个人查询、冻结该账户的资金,但在法律有另外的规定下除外。
而且律师表明,存取款自由本身就是存款人基本权利,银行和派出所或是其他机构,皆是无权做出法定程序外的一切措施。
结语:
对于吉林长春某银行取款的新规定,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市民们取款带来了些许的不便,但是从长远上来看。
该银行的做法也是为了加强风险防控、充分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来防止电信诈骗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当然,这样的做法对于银行来说是为了市民的资金安全,但市民更期待的是银行能够有着更加便利、高效得金融服务,让市民们的存取款更加方便。
同时市民们也应该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财产的防范意识,确保个人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