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平台黑了怎么办 洋县多人被冒名贷款 征信拉黑怎么办?
洋县多人被冒名贷款征信拉黑怎么办?
老干部称:
信用联社对贷款管理不力、审批不尽职
(秦鹰)近日,有群众反映:洋县马畅信用社连续多年冒用他人信息虚假贷款,因逾期征信被拉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而洋县信用联社等部门一推再推,无人过问。本月初笔者对此事进行了数日的走访。
不查不要紧,一查被吓住院
王女士一家都是洋县马畅镇留村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周边以打工为生,经过多年的打拼,去年有了一定积蓄后本打算和朋友一起经商做点小生意。
因资金不足,王女士就想到银行贷款。可就在2016年10月底,当她来到银行办理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因为征信记录显示,王女士在2013年11月2日从汉中市洋县农村信用联社借款3万元,截止到当天没有偿还,根据她的信用额度,不能办理任何贷款。
“奇怪了,多年来我根本没有在洋县农村信用联社借过任何款,这笔钱究竟是谁借的?用于什么目的?”带着诸多疑问,王女士按着朋友的指点,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查询
根据王女士向笔者提供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2016年11月1日《个人信用报告》显示,王女士未结清/未销户账户数一笔:2013年11月2日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3万元人民币农户贷款,2014年11月1日到期。截至2016年11月,逾期金额3万元。共有23个月处于逾期状态,且每月逾期均已超过180天。
王女士打算向信用社讨说法,可信用社的人态度蛮横,也不给她赔礼道歉。至此,银行贷款办不了,还凭空冒出3万元贷款要偿还,情急之下王女士突发疾病住院,做生意的想法化为泡影。
马畅信用社:贷款无档案和签字,贷款莫名被还
随后笔者来到洋县马畅信用社了解情况,办公室一姓段的男子显得很谨慎。
对于正常办理贷款的程序,他说是很严格的,首先要写申请、说明用途、提供担保、本人签字、经审核后才能发放贷款。针对王女士的贷款这位姓段的则躲躲闪闪称领导不在,不方便多说。
笔者再三要求查看王女士的贷款合同等资料,他请示后说:王女士这笔贷款没有任何档案可查,资金是怎么出来的他也不知道,而这笔贷款于11月9日已偿还,对于征信他们也管不了,让王女士起诉信用社。
既然信用社一开始说钱是王女士贷的,为什么不让她还钱,反倒信用社还上了,这笔钱到底是公家的钱还是私人的钱?这位段姓男子称钱是信用社还的,因为王女士住院后,她的女儿过来闹,迫于压力信用社把钱给还了,并打开系统给记者查看,但拒绝提供任何还款凭证。而系统确实显示11月9日还款3万元。
洋县信用联社:为减轻刑责偿还贷款
王女士的3万元贷款到底是谁偿还的?资金从哪来?后期的征信如何处理?
带着一系列疑问,笔者询问了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王监事长。王监事长说:他是去年8月份刚到的,很多事情不知情,对于王女士这笔贷款可以定性为“冒名贷款”,这是马畅信用社原会计王述彦手里的事,此人涉及经济犯罪,已经被开除公职;王女士的贷款是否偿还他不确定,至于资金来源也不知道,经侦已经介入调查
对于征信的处理,王监事长说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贷款还清之日起5年后自动恢复;其二省联社从2014年11月发文清理冒名贷款,成立了不良信息拉直平台,待情况落实以后逐级上报,最终找到实际用款人,把不良信息转到实际用款人名下,这个审批环节特别复杂。
在笔者的追问下,王监事长多方了解后称:王女士这笔贷款确实是在11月9日已偿还,但不是信用社还的,是王述彦的亲朋好友为了减轻她的刑责凑钱还的。
深入调查:多人被贷款征信被打入黑户
事实上,王女士并不是第一个在马畅信用社遭遇“冒名贷款”的人,与她同村或邻村的很多人都有此遭遇,至今仍背负贷款、征信被打入黑户,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留村4组的罗先生和妻子魏女士曾收到马畅信用社的催款通知书,说他2014年7月17日在马畅信用社用信用担保贷款3万元,期限一年,于2015年7月16日到期,让30日内履行还款义务。
魏女士说:她们家从来没有贷过这笔款,想调取当时的签字资料,信用社人说查不到,并多次催着还款。如果是她自己的贷款,肯定会想办法还的,可事实上都不知道是谁贷的,她没有义务和能力偿还。因逾期一年多,自己的征信也被打入了黑户,现在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银监会曾印发《农户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金融机构受理借款人贷款申请后,应当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对贷款申请内容和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调查核实,对信用状况、风险、收益进行评价,形成调查评价意见。这些规定在洋县成一纸空文。
信合系统一老干部说,此事件反映出洋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不力、审批不尽职等问题。有些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经不起利益的诱导或碍于情面,对违规贷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信用联社必须加强内控体系,构建防范风险更为完善的长效机制,从源头根治冒名贷款,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秦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