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删除微信app黑客能查出来记录吗 使用app竟会让自己行为隐私暴露给朋友们!这种方式登录app时要注意!
同时该业内人士也表示,不同定位的APP对于QQ、微信、微博等第三方登录方式的使用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于工具类、游戏类、内容类等APP,注重的是工具的使用、内容的提供,确实适合把第三方登录方式放在优先位置,甚至只提供第三方登录就行。而对于电商类APP,由于其注重的是账号体系的建立以及用户后续的营销,因此注册后登录仍是其向用户首推的方式,第三方登录最多只作为补充。而对于支付类、金融类等APP,强调安全性、强调隐私性,一般不提供第三方登录。
好友关系被获取,行为隐私难保障
一位信息安全专家表示,事实上,使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登录某些APP,不需要创建新的用户名及密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为用户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至少可以减少自己的其他账户被人以“撞库”方式攻破的风险。至于这些APP到底会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还取决于QQ、微信、微博等平台为它们开放哪些信息获取权限。
“常见的权限就是用户QQ、微信、微博的头像、昵称和好友关系。但也有一些APP会向平台方要求获取用户更隐私的信息,例如手机号,微信号,身份证号等内容,这时候如果平台方将权限开放的话,就可能造成更多的隐私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该信息安全专家还特别强调了个人行为隐私保护的问题,包括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痕迹的保护。他指出,就行为隐私而言,第三方登录的确会让用户的信息更易泄露,如果用户轻易将自己的好友关系交给某些APP,特别是一些来路不明的APP,那么其行为隐私的安全性就很难保障了。事实上,除了大众点评,其他APP如果能够获取到用户的好友关系,例如微信好友关系,同样可以结合自身平台的大数据内容,把用户行为分享给他们的好友。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微信好友里有两位明星,他们正处于地下恋情,两位明星都和你一样在用微信登录并使用某款生活类APP,有一天这款APP分别向你发来信息,告诉你这两位明星近日都曾在同一家餐厅吃过饭,或者都曾在同一家酒店留过宿,那么你就很可能从中推测出这两位明星的恋情信息。这都是因为APP获取了你们的好友权限。”
同时,该信息安全专家还指出,导致个人行为隐私泄露的原因,除了轻易把好友关系交给APP,还有轻易把手机的定位权限交给APP。
因为一些APP一旦有了用户手机的定位权限,就能对用户的各种活动轨迹了如指掌。而如果这些APP居心不良,用户在其上产生的行为隐私信息就可能被其擅自分享给好友,又或者APP对信息的保护能力不足,这些隐私信息甚至可能被黑客盗用。
专家:用户应谨慎把自己的敏感信息交给APP
漏洞银行首席技术官张雪松表示,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看,当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放到互联网上时,就必定存在泄漏的风险。不过,正如一些网友表现出的那样,很多隐私泄露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不够重视,例如:在使用某些APP时随意向其开放各种权限,随意把个人信息交给来路不明的APP等。
张雪松提醒:为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用户应尽量减少个人信息暴露渠道,比如某些APP在让用户使用QQ、微信、微博登录后,还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将手机号与QQ、微信、微博的账号进行对应,面对这种情况,用户应该减少个人信息暴露量,比如只使用手机号登录,避免让这些APP获取好友关系等深层次内容。
“也就是说,用户应仔细确认所使用的APP到底要从QQ、微信、微博等平台获取什么权限,如果要获取好友关系、手机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则最好使用其他方式登录。此外,对于互联网行为,用户可使用个人信息分级的方式,如果面临必须留下联系电话、邮箱等情况,可以通过使用副卡、新邮箱等方式,与个人真实身份做隔离。
除了用户层面的防范与保护外,信息安全专家还指出,APP运营者也应该积极承担起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各种APP的开发与运营还处于出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这也导致一些APP罔顾用户利益,擅自使用用户信息来帮助实现自身的推广、经营等行为。对于这些APP,一方面是用信用评价机制包括用户评分机制等手段把它们从市场上淘汰出去;另一方面,还是得依靠网络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APP进行全方位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侵犯用户隐私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