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招商推广方案 石材产业园区规划与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我国石材产业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福建南安、广东云浮、山东莱州为龙头的、国内外知名的三大石材基地和进出口基地,二十多个有规模的石材产业集群,对全国石材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石材产业集群大多数分布在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之中,产业园区是石材项目的承载平台,是石材产业集聚发展和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现代石材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现代石材产业园区的发展经过了不断的自我调整和转型发展过程,从最初的以标准厂房为主的第一代石材产业园,到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第二代石材产业园,再到兼有二、三产特征的“2.5产业”的第三代石材产业园的兴起,既有规划的引领,也有市场的推动。第三代石材产业园既有核心产品生产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营服务中心,又有商品展览、贸易、结算等商事服务和商务管理中心,基本上兼有了全产业链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它更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功能的混合性,通过高效的空间组织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现代石材产业园区在规划布局上也要体现绿色发展的趋势:在产业链布局方面,要充分体现循环经济3R原则,尽量做到少排放或无排放;在能源利用方面,除了企业采用的先进节能工艺技术外,还可以在园区厂房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不仅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政策,而且可以补充企业自身用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雨水利用方面,可将海绵城市的内涵理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的原理用于石材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之中,雨水经下渗净化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二、石材产业园区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是产业园区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园区规划的质量和可操作性。石材产业园区道路交通主要服务于人流和货物流,人流出行目的和出行方式相对单一,货物流主要是石材荒料、石材大板和规格板成品的输送,在规划石材产业园区的道路交通系统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在合理的园区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善的道路系统
石材产业园区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园区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园区道路系统规划应该以合理的园区用地功能布局为前提,在进行园区用地功能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园区交通的要求,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园区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在全园区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道路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一般园区内道路面积占园区总占地面积的15%左右。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工厂的服务功能等,产业园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路网。主干路用于长距离快速交通,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用于机动车低速交通,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用于慢速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同时起划分地块的作用。
根据多年研究,规划区总面积在左右的产业区,主干路红线宽度30m,次干路20m,支路12m;规划区总面积在10km2以上的石材产业园区,主干路红线宽度40m,最大不超过50m,次干路30m,支路20m,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道路规划中还要注意大型运输车的拐弯半径问题,考虑到园区内有超过15m长的大型运输车辆,所以石材产业园区的道路内圆弧最小拐弯半径不小于9m。此外,通常园区的主干路应与过境公路直接相联,为保证安全,园区各方向应保证不少于两个出入口,道路应采用较高标准,道路两侧不宜布置大量的出入口,以保证交通畅通。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在确定道路的走向和宽度时,尤其要注意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自然地形对规划道路有很大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和山区,道路选线经常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这时就不得不在地面上作较大的改变,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因此,在规划道路系统时,要善于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道路的基建费用。
4、要满足各种管线工程铺设的要求
园区中各种管线工程的用途不同,性能和要求也不一样,各种管线一般都沿着道路铺设,当几种管线平行铺设时,他们相互之间要求一定的水平距离,以便在施工养护时不影响相邻管线的工作和安全。因此,规划道路要考虑有足够的用地,一般管线不多时,应根据道路运输等要求来确定道路的宽度。需要注意的是雨水管和污水管是重力自流管,排水管道要有纵坡度,道路纵坡设计最好予以配合。
三、石材产业园区用地功能分区规划
现代石材产业园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石材加工交易场所,而且还是集技术研发、仓储物流、产品展销、技术服务、行业指导、招投标、市场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集聚区。一般规模的石材园区在功能分区上,主要分为石材加工区、仓储物流区、中心商务区、生活服务区、循环经济区、辅助设施区、绿化区等。根据不同的石材产业园区规模或客户需求,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详细分区和简单分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石材加工区
石材加工区是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区之一,这部分面积的占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园区规模的大小,一般为总占地面积的50%~60%,主要用于石材荒料的选进料、锯切,大板产品的吊卸、刮胶、抛光、打磨、修补等技术和工艺。精品板材和石材异形雕刻产品在功能分区上也属于石材加工区。
2、仓储物流区
仓储物流功能是园区建设的主体,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它具有石材荒料及产品的存储、保管、集散、装卸、配送的功能,一般位于园区附近交通最发达的地方,如高速路出入口、货运车站、码头、港口保税区等,便于为入驻企业和商家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物流服务。
3、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集办公、管理、会展、信息、娱乐、贸易、研发设计、培训检测等多功能的区域,一般位于园区地理位置的中心。大型的中心商务区是石材产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平台,能够为国内外的生产商、经销商提供展示产品及其相关科技的功能。
4、生活服务区
生活服务区在物流园区中属于配套性的功能区,用于建设基础性商务服务设施、餐饮业、旅店业和集贸市场等设施(如公寓、宿舍楼、食堂、超市等),满足园区内工作人员基本的生活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尽量减少加工区污染(包括烟尘、噪声、污水等)对生活服务区环境的影响。
5、循环经济区
循环经济区是对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石渣、石粉等废物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功能区域,如利用石渣、石粉生产免烧石粉砖、蒸压砖、建筑砌块、人工砂、人造石,利用边角料生产小工艺品、小日用品、石材马赛克等。建材物流产业园区都应有循环经济区或是废物利用区,石材产业的循环发展不仅能节能减排,变废为宝,更是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6、辅助设施区
辅助设施区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满足园区内部大型运输车辆的维修、停车、加油的服务功能,保障物流园区的正常运营;二是销售和维修各类石材机械、辅助材料、磨具、刀具等生产加工设施,使园区内石材企业轻松实现对石材机械、工具及各类易耗品的采购和维修,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7、绿化区
绿化区分为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在石材产业物流园区内的绿化区一般属于生产防护绿地,分布的特点是沿河流分布、沿高压线分布和沿主干道分布。园区内的加工区和生活商务区之间也应设计大型绿化防护带,起到把生产加工区和生活商务区隔离的作用,减少生产加工区对生活商务区的环境影响。
四、石材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战略
产业园区建设的目的是招商引资,即利用土地资源来换取外资的特殊营销。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首先应对本身的引资环境进行分析,积极创造好的引资环境,才能增强自己的引资营销实力。而产业园区的营销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招商引资的硬环境。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硬环境是指影响引资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
招商引资的软环境。产业园区引资的软环境是指经济和社会条件,包括市场潜力、劳动力资源、政策法规、金融中介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等。
五、石材产业园招商引资定位
通过功能优势集聚的产业效应树立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形象,以完整的产业集群树立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形象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不仅要与国外的产业园区竞争,国内区域内的产业园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要树立产业园区的形象,关键在于产业园区的功能开发,内涵的发掘。一是通过功能优势集聚的产业效应树立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形象。二是以完整的产业集群树立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形象。
六、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筛选
在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的转变后,把洽谈项目的规模和质量结合起来,从项目的行业性质、投资强度、产值和税收、环境影响、就业意义等八个质量指标评估项目的质量。
七、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
从营销角度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同样存在营销组合的问题。如何利用营销学的营销组合理论帮助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对于现阶段逐渐失去政策优势的产业园区来说尤为重要。
(1)产品策略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提供的产品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产品是提供给投资者获取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个投资者都是经济学的理性人,他们追求的都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产业园区要吸引这些投资者进入,关键是要使投资者在产业园区投资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利润。明确了这一点,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便要以此为核心,创造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环境,将利益最大程度地让渡给投资者。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提供的形式产品即产业园区提供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如前所述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形式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产业园区软硬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提供的附加产品即产业园区为投资者入驻后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生活娱乐服务,只有以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入区企业。如果这一环节没做好,投资者即使进入了产业园区,将来也会搬走的。
(2)价格策略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中的价格问题主要指投资者进入产业园区投资办厂所需交纳的各种税费。由于这些税费直接影响到产业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因此,各种税费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产业园区内各种税费便成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价格策略的关键点。产业园区的各类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土地批租费、厂房场地出租费、电力、自来水、燃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等各种费用,其中有些费用是不可变更的,有些则可以给予优惠的。为了降低区内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是很有益的。
(3)渠道策略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渠道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将外资引进来,渠道越多,选择的渠道越好,就越能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努力构建招商引资的新机制成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
(4)促销策略
产业园区要将自己推销出去,首先要将自己“包装”起来。项目招商引资的“包装”应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使国外投资者易于接受,包括:
(1)企业的财务报表;
(2)公司信用评级;
(3)项目产品的市场分析;
(4)对整个项目动态的投资回报预测和分析。
有了精美的包装,接下来便是广告宣传。产业园区招商引资还要注重公共关系,建立“人际网络”。
八、石材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创新
1、产业园区中介招商引资
中介招商引资是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机构,将招商引资项目推向相关投资市场,然后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程序,由专业机构为招商引资方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不同,中介招商引资目标的针对性更强,项目潜在投资人明确,操作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
中介招商引资模式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上海市在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50%国有股股权转让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一改以往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唱主角的做法,开始推行中介招商引资。这次中介招商引资,参照了一些国际上通行的招投标规范做法,引入了各类招商引资中介事务机构全程参与招商引资过程,采取市场化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园区内产业招商引资
“产业招商引资”是依托产业园区的比较优势,基于合理的产业定位,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来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产品生产技术,扩展技术链,营造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上的缝合断层、填补空白、调整结构,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引资模式。
(1) 利用企业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
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配套的模式在“产业招商引资”中最为常见,犹以北京经济技术产业园区(BDA)的“星网工业园”模式最为典型,从2001年成立以来,星网工业园以首信诺基亚为龙头,吸引了20多家国际和国内著名的手机零配件厂商和服务提供商为之配套,从芯片到集成电路板,从显示屏到界面设计,组成了一个以首信诺基亚为核心的完整的产业链,手机从组装到出货只需一天时间,星网工业园正在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移动通信生产基地。目前,产业园区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以首信、诺基亚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是北京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也是国内第一个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现代通信产业基地。
(2) 利用产业优势,吸引组团式投入
一些产业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依据核心产业定位,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全方位、组团式地吸引外来投资,构建完备的产业系统,这是一种相对交高层次的招商引资模式。
(3) 利用地缘优势,强化区域招商引资
依据特殊的地缘人脉和文化氛围,一些产业园区着重进行针对性的区域招商引资,将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
3、产业园区网络招商引资
网络招商引资是通过整合内外招商引资资源,利用信息传播快、受众面广、管理成本低的网络宣传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广告发布、会员服务、专业培训和技术输出等赢利模式。 近年来,政府网站普及率不断提高。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 99.1%。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的招商引资网站也随之蜂拥而至。据有关数据显示,82%的地方都建立了所属的招商引资网,对外展示当地的优势,从而吸引客商关注进而投资落户。但随着这些招商引资网的涌现,也带来很多问题,甚至影响网民对政府办招商引资网站的意图,有些更直接影响客商落户到当地的机会。
4、产业园区另类招商引资
学术招商引资:
江苏举办的“西部大开发与江苏发展战略”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除收到130多篇优秀论文之外,还达成41个东西部合作项目,及资金27亿元。福州举办“ 招商引资月”活动时亦运用了这一方式,这种把学术研讨与具体项目洽谈有机结合起来的方式称之为“学术招商引资”,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联合招商引资:2001年,澳门、珠海两地联合举办“招商引资澳门珠海投资环境介绍会”取得良好的招商引资效果,两地联合招商引资的概念就是要集合两地优势和资源,形成整体投资环境。
上市增资:通过上市、增资也是引资的一个很好渠道。境外上市主要有三条渠道:在香港包装上市;在海外募股上市;间接买壳上市,即通过收购,取得国外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注入国内资产或业务,达到海外上市的目的。三资企业增资,即现有三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外方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产品竞争力,对原有企业增加投资,再行注入新的资金。通过这两种方式引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要努力把现有投资者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