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写小说一个月能多少钱 我在知乎写小说:有人月入4万,有人只赚几毛钱
“这些推文视频总是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你的首页,明明知道很恶俗,但每次都很不争气地看完。”陈敏抱怨自己所有社交平台几乎都被推文账号占领了,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无一幸免。
其中,抖音的用户偏好算法将陈敏的抖音首页带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因为推文视频精准地多管齐下,同时刺激人的视听感官,“本来这些修马蹄、玩史莱姆、蛋糕裱花的解压视频就已经很上瘾了,再加上语音一直播放爽文情节,每次戛然而止的时候我都意犹未尽。”
在微博热门的推文视频下面,一条评论获得了486个赞:“我本来半年不打开一次知乎,自从这些推文视频开始病毒式营销之后,我现在天天都要看知乎。”
一句话道尽了知乎和小说推文机制相伴相生的原因:知乎在用户增长触顶、商业变现难的困境中,付费小说成为增加用户留存时间的“杀手锏”。而在各平台恣意生长的推文视频,则是知乎将用户拉回站内的触手。
小说推文背后的生意,比小说创作更加残酷。个人推文博主刘思告诉《豹变》,现在入局的个人玩家,基本只有被割韭菜的份。
小说推文的变现逻辑很简单,就是推文博主通过自己对小说内容的展现吸引用户,用户再通过博主个人的推文链接进入知乎等内容平台并付费阅读,博主从而按人头获得返利。
刘思说,开始推文事业,首先要拿到知乎小说的授权,不少工作室专门做这个授权的生意。个人玩家一旦入局,绕不开的就是从小说内容的授权工作室中获取权限,再对小说内容进行二创,改成更符合短视频逻辑的呈现方式。
即使知乎小说的节奏已经很快,但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5秒之内不抓住用户眼球,就算失败了。因此,小说内容二创成为推文博主最需要修炼的功课,要在文案中多增加疑问和冲突,最好蹭上一些热点。
“比如《我的人间烟火》很火的时候,在推文文案的开头增加女主喝白粥的情节,流量就非常好。”除了这些,还有经久不衰的甄嬛传、如懿传、知否等IP,也是推文文案蹭流量的法宝。
推文视频遇到的第二重阻碍,则是平台和博主对于关键词空间的不断挤压。推文视频引流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用户通过搜索博主对小说文案的关键词描述跳转并付费,因此,业绩结果的考察也就是关键词本身。
不同的平台对于关键词的审核力度也不同,比如抖音对“涉黄”内容的审核最严格,像“我睡了娱乐圈顶流男神”这样的关键字,虽然是流量密码,但也是抖音严防死守的雷区,有可能直接死在过审的环节。
推文博主越来越泛滥的当下,关键词的争夺也成为了鏖战的重点。像“小奶狗”“青梅竹马”“失宠王妃”这样的关键字组合,同质化严重,“有时好不容易想到的词,发布前去知乎一搜,已经能搜到四五篇小说。”刘思说,“现在就是卷到这种程度,如果取了别人的词,或者不小心透露了小说男女主的名字,那你这单基本就白干了。”
03 知乎靠小说,还能撑多久?
9年用户陈茜将知乎视作自己互联网启蒙的一座灯塔。陈茜从2014年开始使用知乎,在她当时的认知里,知乎是真正的“精英圈子”,回答几乎全都是干货。
彼时的知乎,无论是什么问题,都能看到专业人士争论和思辨的声音。
陈茜说,知乎对自己的很多人生重大选择都有引导和塑造作用,身为小镇女孩的她,连高考志愿都是参考知乎上的回答,才避开很多坑。“现在张雪峰很火,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知乎上的很多信息比张雪峰给的更全面更有远见。”
但知乎无形的变化似乎也是一种必然。2013年,知乎放弃了问答用户邀请制,开始向公众开放注册。一年以内,注册用户从40万激增至400万,而根据知乎2023年二季报,目前平台月活用户为1.09亿。
精英小圈子的散佚,用户的下沉,给知乎带来了海量的内容,同时也稀释了一开始知乎作为知识问答社区的含金量。
知乎的招股书中提到,知乎将推荐的商业内容设定为“下一个回答”,以便于相关用户浏览某个回答并点击阅览下一个回答时,展示有关内容。换言之,知乎的干货变少,创收的广告内容却与日俱增。
这种挣扎来源于盈利的困难。根据2022年财报,知乎全年收入36亿元,同比2021财年的30亿元,年收入增长22%。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16亿元。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2021年,知乎录得净亏损8.25亿元、3.37亿元、7.50亿元。
而不断增长的付费会员业务,成为知乎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根据2023年二季报,知乎会员业务出现大幅增长,营收4.4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43%,成为目前知乎的第一大业务。基于会员业务的发展,知乎在这个季度的财报中亏损呈现大幅收窄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知乎第二季度月平均订阅会员达到近1400万,同比增长65.3%;月平均活跃用户也再创新高。
付费会员业务中的关键一环正是盐选故事。2023年5月,知乎上线了全新故事品牌“盐言故事”的独立APP。
而盐选专栏会员的收入,几乎全都是靠短篇小说的读者撑起来的。
根据知乎公开数据,2021年1月,奇闻、言情类题材故事专栏,占据知乎盐选专栏热度中的87%份额。
不仅如此,知乎还在不断地拉长小说业务的产业链。不少人反映,微信朋友圈推广中常常出现知乎知学堂的推广:“哪天不想上班了,就靠写短篇小说养活自己吧。不要699,1元就能学。”
据《豹变》了解,这样的短篇小说创作课程,也属于知乎“研职在线”课程的一部分。似乎知乎实现了靠小说创收的闭环:通过海量用户创作下沉内容的短篇小说,再通过短篇爽文吸引付费会员,最后通过开课教用户写小说再赚一笔。
然而,买过课的创作者对《豹变》表示,这样的课程对于小说创作的作用并不大,还不如在小红书上看“大大”分享的技巧和经验,自己再去模仿和学习。
是否实用且不谈,知乎的确靠着卖课又创了一笔收。财报显示,知乎2023年二季度的职业教育业务延续迅猛增长态势,收入1.45亿元实现超两倍增长。
知乎似乎找到了稳定赚钱的路子,但当一个知识问答社区逐渐成为小说网站,这样的输血又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