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清样算发表吗 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这里,我要以个人的十几年论文投稿经历为基础,和大家交流一下学术论文投稿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以及提醒大家如何避开这些误区,不掉进坑里,在学术产出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我的体会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式是——正确。这可是我在走了无数弯路,掉进无数的坑里,硬生生摔出来的悲壮结论啊。我也时常在想,如果当年,在我还是个科研小白的时候,就知道如何避开这些坑,那么我的整个学术成长道路就会有大不同,那个成为青年长江学者的人就可能不会是睡在我下铺的兄弟,而是我啊(纯属意**,敬请忽略)。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我只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你避开那些坑,哪怕只是避开了一个,也是为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以多做很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事情呢。
所以,帮助大家不掉进投稿的那些坑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愿意把这个事情做好,让各位不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不花我曾经花过的冤枉钱,不浪费我曾经浪费过的时间和精力。然后,你就会成为睡在我下铺的青年长江学者。
好,胡扯时段结束,让我们开始细诉……学术论文投稿的5个坑。
01、努力避免在假期刊上发表文章
我们有义务不让自己写出来的真论文发表在假期刊上。这里的假期刊包括没有刊号的期刊,以及各种真期刊主办的专刊(特刊)、增刊、套牌期刊。关于假期刊科普,以及如何识别真假期刊的问题,我把它写在上一篇文章里了,这里不再赘述。
02、努力避免“一稿多发”事实的出现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同一篇文章被两家甚至多家期刊同时录用的尴尬。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你懂的,你造的,你作(一声)的,总之你知道。我要说的是提醒大家尽最大的努力来避免一稿多发事实的出现。因为一旦出现,这就会成为我们学术成长过程中的难言之隐,又没办法一洗了之,她好我也好,这就比较尴尬了——容易给别人留下口实啊,严重时,还有可能被别人举报,细思极恐。
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提醒大家,哪怕你已经校对过自己论文的清样了,只要你没在授权协议上签字,只要样刊还没有被正式印刷出来,你都有权撤稿。你瞧,我一直就是站在你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啊,我是宁可得罪10个编辑也要全力以赴地帮助你——哪怕对于即将出现的一稿多发事实,你是有责任的……如果你已经在授权协议上签字了?版面费也邮寄过去了?这也没啥了不起啊,大不了违约,不要版面费呗。因为你可以违约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比一稿多发好;你可以任由三千块的版面费打水漂,打水漂比一稿多发好。而且人家编辑部也是讲道理的,你执意撤稿,他们一般也都会把版面费退还给你的。
03、努力避开业内口碑最差、刊文质量最差的期刊
一般而言,出版周期越短(旬刊、周刊),期刊的页码越多(也就是期刊越厚),刊载的论文数量越多,每个版面的字数越多,期刊质量就越没有保障。不能让自己眼前的急功近利,让自己对于短期之内的发表论文数量的追求,成为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的笑柄——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有一天,当你成了博导,你的学生跑过来对你说,张老师,不是吧?你还在这个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呢?……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尴尬?
我现在就很尴尬啊,虽然我才是个硕导,可我的学生就已经开始鄙视我了……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故作淡定地回敬:你瞧,我的起点比你还低三米呢,所以你一定要加油,要超过我哦(内心非常苦涩,强颜欢笑)。
04、努力避免铺摊子,玩票
我博导的一句话,对我的学术成长影响深远。他说,铺摊子不如深挖洞。
我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求数量不求质量,干了很多丢人现眼的事儿,还都是花了大把大把冤枉钱才干出来的丢人事儿。比如说,那时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写文章,分别写过并发表过:课程改革、知识经济、和谐社会、暴力美学、政治参与、区域经济,甚至……情色电影的论文。是的,我在铺摊子。
我想提醒各位一句:当我们可以在多个研究领域发出声音的时候,我们发出的,往往都是比较业余的声音,甚至容易闹出笑话。再有一点,这样的论文写作和发表策略,无法为我们赢得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支撑——越是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和人才支持计划,越看重我们在垂直领域内的积累。而铺摊子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够专业,简直就是个玩票的,没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形成不了规模优势。
说白了,项目评审专家会因此认为你不靠谱,不会把项目批给你——试想,谁会把一个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项目批给一个写情色电影论文的学者?
05、努力避免抄袭剽窃事实的出现
别想着投机取巧,这几年因为这个问题出事儿的学者和学生实在太多了,北京大学的事情、厦门大学的事情,复旦大学的事情,多了去了……我们得守住底线,不能在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出现差错和闪失。这个真的输不起,别自己给自己挖坑,别作(一声)。
记住:我们可以不成为教授,可以不拿到博士学位,可以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但是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内心坦荡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