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在哪里发 文科的发SSCI(人文社科)怎么样!
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我们在发表论文时有一个巨大的坑,那就是争着抢着设法发表国内中文期刊(C刊),却对国外的英文SSCI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被认为容易让国内社科研究者产生两种“死法”,一种是“累死”,一种是“冤死”。
“累死”自然很容易理解,那就是现在发C刊太难了!真的是僧多粥少。目前要想在社科领域立足,大家通常的做法就是比C刊数量,你10篇我20篇,数量少了,根本就没话语权。
“冤死”,有些人可能就不明白了,我明明辛苦发了很多C刊,而且质量上自我感觉还OK,怎么就“冤死”了呢?
那是因为你不够了解SSCI,当你知道你原本可以通过发SSCI走捷径之后,你就知道自己很“冤”了。所以,我们要一起开启科研生产的新思路,将视野放眼世界,开始尝试发表国际SSCI英文期刊!
为什么要发SSCI?从一讲解:
1、SSCI地位很高。现在很多高校都将之排在国内很多A刊(顶级中文期刊)之上,其价值和受肯定程度远高于中文核心C刊(一篇抵10篇都不为过)。硕士拿SSCI申请国内外名校博士、博士拿SSCI赴名校就业、老师拿SSCI评职称,都是绝对的杀手锏。师生发表SSCI,很多学院会当新闻来报道的。
2、SSCI难度并不一定高。虽然好的SSCI肯定会难,但是好的中文C刊也能难到让你焦头烂额。其实对比一下数量,我们觉得SSCI也不一定真的就难:中文C刊有700多种(含拓展版),但SSCI多达3500种。虽然SSCI是面向全球的,但中国人多啊,所以C刊竞争也是可想而知的。有老师两种期刊都发过,认为SSCI并不一定比C刊难。
3、SSCI很公平。它注重新意,对格式什么的要求没有中文C刊高。而且是匿名评审,没有关系稿,不看作者头衔、身份,不像中文C刊就喜欢发大牛的文章,小字辈的容易被直接pass。
4、SSCI更适合未来发展。现在科研竞争越来越大,以后的学术生存,肯定要有国际化的学术发表。国家“双一流”发展目标,也有对高教科研走向国际化的要求。中国社科以前底子差,可以只在国内发展,以后肯定不能再这样了。
所以,青年学生/学者争取发表SSCI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我们推荐大家都试试。
对了,有些同学老师可能会想,我英文不好啊,怎么发英文论文呢?这里要提醒你的是,英文不好,其实是可以中文写作的,然后翻译一下就行了,自己不会翻译,也可以找别人啊——那都不是事!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SSCI期刊的基本情况、期刊要求、写作要求、投稿策略,我们特地邀请过老师国内top高校博士,早在读研究生时,就发表过C刊、SSCI多篇,并且还担任了SSCI期刊, and 匿名审稿人。对于同时拥过这两种期刊发表经验的他来说,给大家讲授如何发表第一篇SSCI再适合不过了。
他的个人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好的教材,告诉我们,发表地位上等于甚至高于国内权威期刊的SSCI并不难,作为小白的你,只要方向正确、努力到位,都一样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