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怎么发帖 女子网上发帖维权,却遭退款难:除了我,都拿到钱了!
福州的小李在一家健身馆购买了游泳课程,可由于健身馆迟迟不开张,她便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后来她发现除了自己,其他消费者都收到了退款。
健身馆开业时间一拖再拖 消费者欲退款
小李告诉记者,她先后支付了66元定金和1380元的课时费,购买了10节1对3的游泳课程包。从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来看,培训时间是从10月1日至11月3日,还附赠一节游泳私教体验课。记者注意到,双方签订协议和小李支付款项的时间都是在8月20日,可迟迟不见健身馆开业。
将遭遇发上网、组建维权群 结果却出乎意料
到了11月初,健身馆终于开始试营业,小李第一时间找到对方,要求全额退款,对方让小李写了退款申请后回去等消息。可经过了几天的等待后,小李还是没能等来退款。于是,小李便把自己的遭遇发布到了网络平台上。
帖子发布后,便陆续开始有一些类似遭遇的网友主动联系小李。于是,她便集合了十几名消费者组建了一个维权群,大家维权的金额合计有三万多元。小李本以为这下大家应该可以顺利地拿到退款,可接下来健身馆方面的举动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眼看着一个个跟着她维权的网友都陆续拿到了退款,而自己作为带头维权的人却迟迟没动静,小李觉得有些气愤。她告诉记者,早前自己也找相关部门投诉过,但因为没能得到解决,所以自己才会想着到平台上发帖维权。
健身馆认为小李发帖行为损坏其声誉
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场馆还在试营业期间,之所以迟迟没有正式开业,是受到审批、装修、天气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延迟开业也给经营带来了压力,仅前期投资就追加了50多万元。
负责人
我们11月4日已经开了,她在网上说没有开,说我们在诈骗什么之类的,我看了就很生气。我们没有说不开,我们也跟会员说了试营业期间是不算时间的。想协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协商,而不是说用那种非正常手段。
经现场协调 双方达成和解
健身馆方面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拒绝消费者正常办理退款,但小李在网上平台发布信息的行为已经影响了他们品牌的声誉。
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双方最终在记者的协调下展开了协商。经过协商后,双方也最终达成了和解:商家安排退款,小李删除发布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权益受损时,一些人会选择将自身遭遇发到网上,寻求关注和支持。但法律人士也提醒大家,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样也需要谨言慎行,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律师 游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在网络发布言论同样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需要谨言慎行,公民自身权利受到了侵害,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进行救济和维护,在进行网络社交发表言论时,建议文明有度并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收集保留好证据,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