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论文如何发表 【发展】发表论文必备知识- -
发表论文必备知识- - 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 SCI/EI/ISTP/一级期刊的基本知识;如何利用数据库和查找文献;如何寻找领域前沿;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和投稿;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SCI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for ,简称ISI)拥有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SCI的光盘核心库;而SCI- (简称SCIE)是SCI的扩展库。国内高校在统计论文索引情况时一般对SCI和SCIE都认可为SCI索引。ISTP会议录索引 ISI (ISTP - Index to & ),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是美国ISI编辑出版的查阅各种会议录的网络数据库。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也在统计ISTP索引的数量。 一般而言SCI索引的会议必然会被ISTP同时索引,但是反之不然。影响因子IF 期刊引用报告JCR( )是ISI对其SCI索引的期刊进行的参数化评价,影响因子IF( ) 是其中一项最有代表性的参数。
IF是当年其它SCI论文引用该刊此前2年所发表文章次数除以该刊前2中发表的文章数目,其值越大,说明该期刊越重要。 影响因子IF举例 2004年计算机软件工程大类方面的76种期刊中,影响因子最大的是 OF (5.952),最小的是 WORLD为0,国内最高水平的 OF &为0.28,2004年LNCS的影响因子为0.513 需要强调单篇文章的引用次数问题,自引与他引的问题。 SCI收录期刊分区 随SCI在国内的普遍使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刊发量逐渐成为学术评价的关注重点。但是一个刊物的影响引子每年有变动,各个领域刊物影响引子也不具可比性。因此,中科院根据影响因子大小,按学科对SCI收录期刊进行年度分区,水平从高到低分为1234四个区。这样对一个刊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定义上。不论什么领域,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上,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水平相当。2004年版SCI分区目录会议是否SCI索引 最直接的方法是看会议主页上的说明。
如果说明中没有明确肯定,则可以写信给会议的组织方咨询,一般老外答复都是比较含蓄的(例如我师兄的ICCS经历),而国内的答复就会非常直接(其实国内会议如果是SCI的都会在主页上隆重注明的)。 另外还可以直接查询看这个会议前几年是否都是SCI索引,但是有的会议会隔年索引,所以这个办法不是非常可靠。使用这个办法还要注意SCI索引中会议的缩写格式,以免漏查。 LNCS会议被SCI收录 最后要说明的是索引周期,即从论文出版到被SCI索引需要一段时间,会议论文一般大概是三个月左右。 目前计算机领域的LNCS系列会议基本会被SCI收录。 EI索引 美国《工程索引》 EI( Index),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 Inc.)创办,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 EI-和Page One Ei 标引文摘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 据说2006年起EI取消光盘版,只有EI ,即 和Page One合并。
Ei Ei 题录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请注意学校里面说的EI一般是指前者!在数据库中检索时,要主要看清楚检索结果中的检索序列号是否11位,并且数据库源是否。 SCI和EI会议 目前学校更认可SCI索引,虽然很多很高级别的会议也只被EI收而不被SCI收。从这一点来说,其实文章最好先投SCI的会议,以免“浪费”。 对期刊而言,SCI有一个评价标准例如影响因子等,而EI则不然,所以这对EI也是一个不太好的因素。 索引的周期 对会议来说,SCI的索引周期前面说过一般是三个月左右,而EI就没有固定规律,从一两个月到将近一年的都曾经碰到过。 确定会议是否EI索引 对一个会议来说,是否确定EI收很难,即使是会议的主办方,一般也不可能百分百确定本届全部几册都会被索引(依据:我师兄投时电话咨询的过程)。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会连续几届都被EI全收,那么这届就不会有问题。另外,有些会议会在海报上注明自己是会被EI收的,这种也是可以投的。
比较有用的LN系列 德国出版社的LNCS( Notes in )和荷兰的Brill 出版社的LSCCS ( on and )都确定被SCI全收。 注意:同一个出版社的其他会议论文集系列不一定会被SCI收!例如的 Notes in 。 推荐的一些国际会议 周围同学和一些老师公认的评价原则(重要性依次递减):针对性、届数、录用篇数、录用率、特邀嘉宾的影响力。 网络上大家公认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个帖子,网址如下: 请注意这些会议级别和SCI、EI并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顶级不见得SCI或者EI。 Rank 1的文章1篇,胜过普通会议10篇。 AREA: : ACM Conf on Comm , & : Joint Conf IEEE Comp & Comm : ACM Symp on OS : Symp on OS and : ACM Conf on Comp and on and : ACM Intl Conf on and Conf on Tech and : Intl Conf on 以上都是本人关注的网络、系统和安全的顶级会议,许多论文后来都被推荐到IEEE 或ACM 系列。
关于LNCS 如果只是认准SCI的话,推荐,相关的会议列表可在其主页上下载,一般比较完整详细,但也有计划外指标(这几年国内主办了不少)。 如果感觉你自己的文章很有感觉,或者觉得你的idea过于新奇,不妨投投顶级会议看看最权威的评价,对于你的研究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按照前几届师兄的提法,不要投业内知名的垃圾会议如ICMLC和SMC,LNCS也有此倾向。中文期刊级别 一级与A类,一级要比A类的范围小些。一级其实是校人事处定的,估计最初是定给学校的教职员工的;而A类是明确定给研究生教育的,所以从两者的选取原则上有一定差别。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一级是某高校的一级,各个学校和单位的目录可能会有所差别本学科一级名单 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电子学报(中、英文版)、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去年学校新增加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控制与决策。 其它相关学科一级名单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中国科学(A-E辑)(中、英文版)、制理论与应用、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
具体目录可参考学校人事处文件。 如何使用文献数据库 IEL:即IEE和IEEE,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On Site (SDOS):荷兰的一个出版集团,也极其影响力; ACM :ACM的所有文献; Notes in :即公司的LNCS系列会议,虽是SCI但水平不高,作为文献价值不大。 CNKI:清华的中国期刊网,能全文检索。SCI数据库的使用 ISI Web of :即SCI检索库; 熟练使用SCI数据库非常有用,请务必掌握; 除查找被收录的文献外,还可以使用JCR;JCR和影响因子 ,包括各类期刊的影响因子。 建议找到一个学科,按影响因子IF排序,一般来说,IF高的难度大,低的难度小,不过太低的,如1000元,国际会议一般2000-4000,学生注册可以便宜些。投稿后,隔1、2个月可以催一下。如何投稿不论是否要求,建议另起一页,写清所有作者的学校、身份、简历和研究方向;如投中文一级期刊,不妨写一份简单的说明,如文章成果的一些解释等,言词尽量客气。
如果投会议,可以自己选择一些会议并设定时间表,投A如被拒改B,接着CDE等,时间安排好一年至少可以投6-8轮。和老板沟通投稿事宜有些老板希望发高水平国际期刊或顶级会议;有些老板可能不在意,只要SCI/EI就行;无论如何,投稿前务必和老板沟通一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清楚老板对自己的要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发1-2篇会议,再1-2篇国内期刊,最后1-2篇国际高水平期刊或顶级会议。多发文章:损失太多经费、一稿多投道德风险、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注意事项不要一稿多投,但尚无明确定义,一中一英?一个会议一个期刊?不要伪造数据,胡编乱造。如果今后想在学术上继续发展,更要注意文章质量而非数量。(SCI删除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