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置换推广 KOL投放高转化实操2.0进阶版
在流量焦虑时代,企业对转化率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所以在选择KOL时更要权衡各种要素。那么要如何实现KOL投放的高转化呢?
前面我曾经说过,在品牌营销上如何花小钱干大事,或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是2020年所有品牌共同的一个课题。
对于品牌广告投放来说,KOL都是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但就实操经验来看,花了钱没有效果,也是非常地淡……疼。
尤其是流量焦虑时代,企业对转化率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所以在选择KOL时更要权衡各种要素。我从自身实操经验出发,在去年写过的一篇《KOL流量造假被扒皮!我是怎么用1年不到3000万做出超亿投放效果的?》基础上,再延申了一套KOL2.0版本投放逻辑,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关于做好KOL投放,我总结了5个关键步骤:
选对KOL:通过分析KOL的内容标签、粉丝画像(年龄、性别、地域)、粉丝活跃度、近期内容的互动数据、以及面向粉丝圈层的影响力等基础数据来确保选择的KOL与品牌传播需求和预算,保持基本契合。用好KOL:投放不是丢需求给KOL就完了,你需要匹配很多精准的内容,并根据不同场景来做内容输出。优化投放策略:投放推广是套组合拳,单做某一渠道推广,会绕不开烧钱和没效果这2个结果,品牌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优化KOL投放策略。做好流量承接:卖货与吸粉,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数据整理复盘:投放不是拍脑子决定的,数据会说话,只有不断汇总复盘迭代,才能避免踩更多的坑。
以下一个个详细展开,enjoy:
选对KOL1. 明确投放需求
在开始做传播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要做品牌曝光提高知名度,还是单纯地为了销售转化,而不同的目的对于品牌方投放来说优先选择的渠道也会有所不同。
笼统来说,微博、B站更适合做曝光,公众号、小红书、快手抖音、直播更适合做转化。
2. 如何筛选KOL
①定人群,看预算
首先,要明确你的广告是想做给谁看,所以在投放过程中要清晰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或是活动到底适合哪一类型的KOL,再去认真了解每一个KOL背后的粉丝画像,两者进行适配。
其次,基于你的预算,然后让媒介机构或者广告公司提供报价单,可以在给出的报价单里先找合适价位的进行筛选,或者是把意向的KOL圈出来,再通过其他的方式如资源置换,打包推广等方式cover住预算。
②做评估,巧用工具
很多品牌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只看广告公司提供的数据就决定投放。
有时候广告公司给的KOL数据很漂亮,但如果不想花冤枉钱还是要多往深里挖掘,才能找到质量好、效果优的KOL。
除了人工花点时间去鉴别水号之外,这里分享几个我们常用的工具给大家。
3. 西瓜数据:可用于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西瓜数据平台是我们用得比较多的平台之一,可以看到我们常用的判断阅读量是否注水的“阅读量增长曲线”,关键是还免费(还可导出具体数据表格)。
它有投前公众号诊断、公众号对比、阅读数监控、投放效果分析以及竞品投放效果,还可以用删文检测,总的来说对品牌还是比较友好的一个平台。
以下是我用深夜发媸作为公众号诊断的示范,可以看到基本的数据、还有用户画像标签都有覆盖到,惊喜的是还能推荐相似公众号。
4. 新榜:可用于公众号、微博、抖音
新榜成立得比较早,收录账号更多一些,但有一点新榜是收费的,如果是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做投前账号监测建议还是优先考虑西瓜。
但这里要说的是新榜的新抖平台,也就是抖音账号的评估。
在新抖上,可以看到抖音博主的一些基础数据,例如近30天的增粉数和获赞数,如果要发掘更深层的粉丝画像那些,就需要付费了。
5. 火烧云数据:可用于B站
由于B站内容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它的商业价值我一直颇为看好。
在火烧云数据平台上,免费可以查询到Up主的作品历史平均图文数据,还有进行分钟级监测,其他更高阶版的功能则需要收费了。
小红书的话可以用千瓜数据平台,但是同样是付费的,在这里我就不多做展开。
当然,各个工具功能也各有侧重,建议大家平时还是目的出发,同时多结合几个平台的数据,这样子才能评估得更加的全面,,踩坑得几率也会更小。
用好KOL
品牌和KOL双方的合作应该看成是一场互赢的品牌联动,而不单单是金主爸爸砸钱买广告那么简单,品牌想让博主的粉丝成为我们的粉丝,那么就要在投放内容上多下点功夫。
要记住的一点是,种草不是丢给KOL就完了,你需要很多内容。
而内容投放我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①KOL撰文,尊重平台调性
如果是KOL写推广文案的,那么品牌方要确定你的推广核心需求,把需要呈现的点尽量详细地用一个需求表整理出来发给博主,让博主根据他的粉丝群体来定制内容,当然最后文案一定要做好审核沟通。
以我们曾经做的一次面膜产品为例,给出的内容方向需求非常的明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②品牌撰文,切忌一稿全网通用
针对用户定制化内容:
推广的内容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KOL粉丝群体的兴趣点来定制,而不是只表达品牌主想要推广的内容,更不能一篇通稿全网用。(敲重点!!!!)
内容要有趣有用:
比如美食KOL可以分享菜谱、美食推荐等干货,从而引入推广等等,太直接的内容,用户很难买单。
举个例子,HFP的投放公众号的方式我觉得是值得很多品牌去借鉴的:
1)每个领域有自己的通稿文案,可以根据KOL的需求去进行调整通稿的内容细节(包括内容结构、卖点、排版、福利优惠等)。
2)他们会根据用户需求跟产品文案做挂钩,主要是为解决的用户痛点而撰文,比如:
变年轻,变白解决具体问题:油、干、长痘、毛孔粗大突出面部重点部位:眼睛、唇部
所以当我们在输出内容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一点:你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不是与用户真正的痛点相结合,是否具体到某个覆盖面或者和某个需求点以及具体产品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