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被黑不出款怎么办 因为是粉色,价格就翻倍?杭州姑娘:我不想交这个“税”……
你有没有为粉色产品多花过钱?最近,志玲频繁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个关键词,叫做“粉红税”,指的是那些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的商品的溢价。相关话题已经有6000多万的浏览量,大家一边提出在生活中遇到的消费困惑,一边分享自己整理的攻略和经验。
“粉红税”究竟都存在于哪里?这个“税”是非交不可吗?有什么避开的好办法吗?
粉红税真的是粉色的!
从瑜伽垫到止痛药
我们躲也躲不开?
很多人可能会问,粉红税真的和颜色有关吗?在杭州工作的网友燕子告诉志玲,在生活中,她确实发现了很多直观的粉红税,其中健身用品算是粉红税的重灾区之一。
燕子说,她曾在杭州某运动商品连锁卖场发现,尽管大部分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男女同款同价,但仍有一些例外。
“比如兵乓球,有橘色、粉色、白色,我比对了半天三款有什么区别,最后发现它们真的在大小、数量、材质上没有差别,但粉色就是贵了两块。
还有瑜伽砖也是同样的情况,浅粉色和紫红色就比深灰色的要贵。
瑜伽垫,虽然款式与款式之间会有差别,比如厚度、长度、防滑面材质等等,但大体看起来,一些轻快、明亮的颜色就要贵一些,而那些暗沉、偏深的颜色,价格会更实惠。”
志玲发现,在电商平台,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依旧以瑜伽垫为例,在大小、材质相似的情况下,灰烟粉就比黑色贵了近30元。
相同重量的哑铃,樱花粉就比黑色贵10块。
再换个品类,粉色渐变款的键盘都要比黑黄配色款的贵上50元。
事实上,粉红税一词最早确实来源于颜色。2015年,纽约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近400种商品中,女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占了42%,而男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仅有18%。
而在这些受调商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国玩具公司Radio Flyer生产的粉色踏板车,售价49美元,比同款的红色版本(该公司以红色玩具车出名)贵整整一倍。自此,“粉红色”成为这类溢价最明显的视觉标签。
在燕子看来,这些“眼见为实”的粉红税,似乎也代表着一种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女性更偏好粉红色”。有了这样的预设,商家便会设计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让女性更容易买单。而悄悄提升的价格,也在买卖循环中加深对于“女性在购物时更看重视觉体验,而忽视性价比与功能”这一形象的刻画。
如今,粉红税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颜色,而是延伸到了一些专属女性的特定领域。比如月经用品。
燕子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因痛经购买取暖贴的时候,在外卖平台上搜索,发现同一品牌下,标注着“生理期用”的那款价格更贵,5片就要20多块。而普通常规款,20多块可以买10片。甚至两种的发热时长都一样,只不过,生理期用的那款,包装是粉色的。
不仅如此,连止痛药也逃不过粉红税。同一品牌相同成分的止痛药,写着“痛经专用”的“小粉片”价格就更高,“重点是我看详情介绍,成分没啥区别,可能见效时间有快慢,可是一盒小粉片只有10片,而胶囊却有24粒。”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们对粉色、亮色的偏爱,到底是真的喜欢呢,还是被‘培养’出来的。至少在我小时候,女生选粉色,男生选蓝色,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是后话了,我自己也还没想出个答案。”
从颜色到设计
网友贡献大量“避税”攻略!
而除了同款不同色所产生的粉红税,相同功能的同类型产品,也有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距。有时候我们称之为“平替”。
比如,想买前文提到的首饰收纳盒,可以搜搜看“钓鱼收纳”或者“五金收纳”,通常便宜还厚实;化妆包可以用数据线收纳包代替;猫粮储存桶可以搜“米缸”;化妆刷筒可以找“笔筒”;一次性月经垫可以替换为“一次性老人护理垫”;女士刮毛刀可以变成“男士剃须刀”;男士胸贴比女士胸贴更便宜还牢固……
有网友总结,找平替实则是思路问题。购物时,可以试着弱化自己的需求,而是从产品的本质功能下手。同时尽量寻找无性别的中性产品,避开粉红税。
不过还有一类粉红税,往往藏于产品设计中,看似无关紧要,却有可能影响到一连串的连锁消费。比如男裤和女裤的口袋大小。
有网友说,自从试穿过男朋友的裤子后,她便爱上了男裤。男裤的裤兜仿佛“哆啦A梦”,什么大大小小的东西都能装进去,手机、充电宝、钥匙甚至水瓶,不仅能塞,还很“隐形”。而女裤的裤兜往往小而浅,揣个手机都能露半截,走着走着路都可能会把手机顶出来。更何况,还有很多女裤或女装直接不设计口袋。
迪奥的创始人 Dior曾说:“男人的口袋用来装东西,女人的口袋用来装饰。”女性的裤子没有兜,就可能会消费个包来储物。包里要装的东西,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池,一连串的消费就这样产生了。
但当有人提出粉红税时,却避免不了会遭受质疑。网友小蔡就曾经在评论区被定义为“矫情”,计较太多,“他们会说买贵了也是你选的,你明明可以选择买便宜的!”
“但问题在于,我们在消费时也会存在‘信息茧房’,我刷到的、搜到的结果,是平台根据我此前的大数据进行计算并推送的。所以你看到的瑜伽垫和我看到的瑜伽垫,可能完全是两个价位的东西。我们不是不选,而是时常没得选。加之定价规则并不透明,很多人其实是在无形中、被引导着,多花了钱。需要经人提醒,才有这个意识去观察和反思。”
“所以以后我还是会选择说出来,让更多人有这个意识,去突破茧房和盲区。我很喜欢那句关于抵制粉红税的话:粉红色可以,粉红税不行。”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粉红税吗?
你觉得还有哪些是可以被“平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