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 那些侮辱外籍院士的自媒体,欠这些科学家一个道歉
现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些喷子,你就不能说外国好,甚至不能提外国,否则直接一顶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卖国,汉**之类的大帽子就抡过来了。盲目的排外,恐怕真的是“新义和团”,值得警惕。有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大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
(文字有点长,请有耐心者观看)
从北大前校长的讲话说起
因为前段时间北大的前校长又惹祸了。惹祸的居然还是一位北大的前校长林建华6年前的一个讲话,当然,为了有说服力,自媒体玩了个移花接木的把戏,非说是近日说的,然而林建华老先生的照片还是暴露了真相。
林校长2017年6月出席瑞士北大校友会时发表了讲话,对北大三位教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一位教师当选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表示了自豪和骄傲。
就是这番讲话,成了北大崇洋媚外乃至卖国的又一证据,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却又被扒出来痛斥一番。
这样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视频,点赞的居然有上万人。
怎么当选外籍院士就成了跪舔外国?当选外籍院士就是卖国?这都哪跟哪?当选了外籍院士不能自豪吗?哪个高校不是拿当选外籍院士等同于国内,当做自己的成就?视频居然还拿了树国校长做对比,这简直是对满怀家国的树国校长之侮辱,树国校长是爱国者,但是他并不狭隘,因为在外籍院士问题上,西交也并没有例外。不仅如此,树国校长还曾经前往德国求学。
对此种认知,有网友评论的非常好,我把他摘录下来了:
把北大校长专门针对本校老师获奖情况的发言摘出来,和其他学校校长的毕业寄语比较,这不是蠢,而是坏,坏透了的那种坏。
很多国家都授予外国科学家外籍院士称号,中国也并不例外,这是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机构对外国科学家科研水平的认可,就是一种荣誉,获得外籍院士的科学家既不用改国籍,也不为外国工作,本就和各种科学奖项一样,是科学家的一种荣誉,同时也是其所在学校的荣誉。
那些叫嚣当外籍院士是卖国的,是没搞明白什么是外籍院士还是故意装聋作哑?干这种刻意歪曲事实的可不止一家,这里还有一个:
外国的院士称号我们不能拿,外国奖项我们是不是也不能拿?屠呦呦莫非是国家罪人?这是什么狗屁逻辑?然而这类观点拥趸居然还很多?是谁在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再更进一步讲,国外的学位我们还能不能拿?我们还能不能在国外的期刊发表文章(其实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复旦、医科院、西交等联合完成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图谱成果发在《自然》杂志,被认为是卖国)?
莫非与世界隔绝才是他们想看到的?如果真的与世界隔绝了,掐住我们脖子的手,只会越抓越掐越紧。
笔者整理了一份拥有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的不完全名单,那些侮辱这些科学家的自媒体,欠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一份道歉。
当选外籍院士的中国人
华罗庚,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华老是中国第一个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唯一获得者,194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
钱伟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
谈家桢,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1937年从美国回国,应竺可桢校长之邀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周光召,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两弹元勋,198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启发,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国科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李家洋,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曹晓风,女,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植物表观遗传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CAS-JIC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非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巴西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科院学部委员;2019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柔性电子国家基础(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2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谭铁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14年当选为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6年5月当选 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
李零,北大中文系教授,考古学家,历史学家,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2012年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2019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李零和俞孔坚二位老师就是林建华校长口中感到自豪的的两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时事热点头条说#
#暑期创作大赛#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