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了怎么出款 “客服”来电大学生被骗 警方追查挖出京东“内鬼”
关注个人信息泄露。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侵犯个人信息的内容也从传统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向网购记录、出行信息、位置、网站浏览痕迹等个人网上活动信息扩散。由此也催出生“网购退款”“航班改签”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这类诈骗之所以能够得手,精准地掌握受害人在网上的购物详细信息是关键,那么网上信息又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呢?
小赵是山东临沂大学的一名学生,几个月前他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00多元的货款。下单后第二天他就接到一个以130开头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商城的客服人员,他说小赵购买的手机订单出了问题,所以只能选择货到付款或取消订单。小赵将信将疑,他当即给供货商发信息核实情况,然而对方迟迟没有回复。这时,自称“京东客服”的人再次打来电话,催促说,当天下午四点是退款的截止日期,如果小赵同意货到付款,他马上就可以把小赵在网上支付的钱退回去。
受害人 小赵:他加我QQ,给我发了一个京东客户端的链接,里面要求输入银行卡,还有身份证、交易密码。我问为什么还输入这个东西?他说如果不提供这些的话,我们不知道你是不是本人操作的。然后我就相信了。
填完信息后,一向谨慎的小赵还是没有想到,不仅对方承诺的退款没到账,自己银行卡上的近千元生活费也全被转走了。
“内鬼”作祟 购物信息每条六元被卖
在小赵报案的同时,陆续有多名受害人也向京东商城投诉说遭遇了“网购退款”诈骗。经过自查,京东公司发现,问题出在“内鬼”身上,一名配送站的站长有泄露信息的嫌疑,京东公司随后报警。
根据报案材料,警方很快锁定了出售订单信息的嫌疑人刘某,案发前,刘某在湖北十堰一家县级京东配送站担任站长,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多次进入京东内部管理系统,将京东商城数千条订单资料截屏后,以每条四至六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了福建龙岩人卢某。据刘某交代,他是通过网上搜索QQ聊天群联系上的买家卢某。
刘某说,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县级配送站的站长,但可以查到全国各地的订单信息。最多的一天,刘某向卢某提供的订单信息多达五百多条,卢某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又在QQ群里联系买家,将每条信息加价两元转手卖出。
据卢某交代,网上专门有这样买卖信息的QQ群,在群里,买卖类似购物资料等信息已经形成流程,他的信息也是卖给了一个业内俗称“担保人”的中间人,担保人负责联系收购信息的人,在确认信息有用之后,再把钱打给他。
航班信息被叫卖的背后黑色链条
在形形色色的电信网络诈骗中,“机票改签”诈骗也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诈骗手段,许多受害人都是网上订票后,在出发前收到“航班取消”,需要改签这样的诈骗信息,然后按假冒“客服”要求提供了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结果完成所谓的“改签”后卡上的钱也没了。让人困惑的是,骗子们似乎“未卜先知”,总能准确锁定网购机票的人。那么在这种诈骗手段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条黑色的买卖信息链条呢?>>阅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