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怎样写文章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全干货,篇幅很长,尽量收藏起来)
表示不解。
大师解释说是“新郎家里”。
你看它这个开头,就设置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悬念。首先它告诉我们有一个非常美妙的婚礼现场,发在微博上了。有人问在哪个酒店举办这么豪华的婚礼,大师回复在自己家,评论的人不解,大师解释是在新郎家里。
这样一来,读者会更加迷惑了。为什么这么豪华的婚礼会在家里举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知道答案,就只能往下阅读了。
3,展示新闻要点。
这是《如何看待俄罗斯政府取消向不友好国家支付专利费?由此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的开头: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3月7日,俄罗斯政府修改了法律中关于专利赔偿金的规定。根据新的规定,如果专利持有人来自不友好的国家和地区,其发明、实用新型或工业设计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则所需支付的赔偿金额为生产和销售商品、完成工作和提供服务的实际收益的0%,即无需为非授权使用专利做出任何赔偿。
第二,展示重要性和价值。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产生,而读者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他通常只能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所以,我们要在开头展示重要性和价值,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1,说明文章探讨的内容很重要。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自己先要构思好解决读者的什么痛点,然后在开头描述一下这个痛点,读者觉得正好击中自己的痛点了,那他就会往下看。
例如:《从月薪2300到年薪50万,仅仅用了2年,他说:你赚钱的方式,决定你的层次》的开头:
每天朝九晚六,在格子间做着重复的工作,拿着固定的工资,望着一眼就看得到头的未来,你是否想要逃离却又无能为力?
这个开头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打工者的现状,读者会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于是就会立刻往下看。
2,展示文章内容的价值。就是把你文章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直接展示给读者。如果读者觉得这个观点和方法正好是我需要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这篇文章很有价值。
例如,标题为《微博赚钱的8个方法》的文章这样开头:
我的微博已经实现年收入过50万了。微博上赚钱的门道很多,刚开始时,我也不知道,慢慢才发现。下面这8个方法最靠谱。
文章标题直接给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标题里面的微博赚钱就是文章的核心论点,紧接着就是赚钱的方法。而文章开头作者更是直接现身说法,我已经通过这些方法,实现年收入50万。当读者看到这里时,是不是很好奇这50万是怎么赚来的?于是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那他肯定会往下看了。
第三,为我所用。
就是在写开头时直接表明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能帮到你。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他觉得这篇文章就好像是给自己写的一样。
例如:刘润写的《你对自己的认知深度,决定你的发展高度》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你对自己的认知深度,决定你的发展高度是什么眼界?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这就是认知的维度差距。
第一句提出问题,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眼界。第二句用一个名人的话来说明你有多大的眼光,才能做多大的生意。最后一句对前面的内容做出总结,这是由于认知差距造成的。
这个开头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读者看了后,感觉很有道理,就有兴趣继续往下看。
文章内容怎么写
一篇文章不光开头重要,正文内容也很重要。在文章的正文部分,不同类型的文章,内容填充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都要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句子,段落进行起承转合,给人以脉络分明之感,也便于自己在分段中调整思路。
比如我这种讲述方法论的文章,首先是要找到读者的痛点→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想要写好文章要做哪些事→先确定主题,再列提纲,接下来就是围绕主题收集素材。
最后给出解决方案→怎么写开头,正文和结尾。
在写这类型的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是要全面。读者阅读这种文章时有一种心理,就是想通过文章了解某个事物。如果读者看完文章觉得还有好多相关内容没介绍,那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篇好的文章。
第二内容要丰满。就是在写的时候,要把痛点1,2,3……都列出来,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也要1,2,3……给列出来。对于这类型文章来说,列出来的知识点越多,越能让读者感觉文章内容全面,非常有价值。
第三要写得简单易懂。写这类文章,一定要记得不要用专业性术语,要于现实结合,用读者能看懂得话进行表达,越简单越好。
如何写结尾
我们写文章,归根结底就是给读者看的,所以非常希望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可,于是需要一些特定反馈来知道我们的沟通效果。
比如点赞、评论、分享、打赏,这些是最直观的表现。其中我们最看重的是分享。分享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读者,让我们的文章价值最大化。
因此,我们写文章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看有多少读者愿意主动分享。如何才能让读者愿意主动分享,当然主要靠文章本身,但从形式上我们要特别注意设计结尾,以达到这一目的。
当你费尽心思起了一个好标题,开头、内容也足够精彩,读者饶有兴致地一路读下来,却发现结尾平淡无味或者草草了事,体验瞬间“断档”,这可能会让我们整篇文章前功尽弃,失去二次传播的机会。
从促进主动分享的角度,给大家介绍5个收尾的方法:
1,金句收尾法。文章结尾的金句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帮助升华整篇文章的主题,有助于读者看完文章后转发。另外,有时读者觉得文章好,想把文章发到朋友圈,但不知该说什么,结尾的金句正好可以作为读者发朋友圈的描述语。
例如:《读书与不读书,差别到底在哪里?》的结尾是这样的: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的人输掉的就是这种骨子里流露的气质。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壤之别。
这段话,首先就引用了一句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然后再谈自己的感悟:不读书的人输掉的往往是骨子里流露的气质;读书跟不读书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终成天壤之别。
2,升华主题,带动情绪。用简洁的语言升华主题,来带动读者的情绪。因为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每个人看完文章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情绪。在文章最后,可以尝试点燃读者的情绪,让读者随文章一起高兴、愤怒或悲伤。
例如,在《被语言暴力毁掉的中国孩子》一文中,一木用的就是画龙点睛式的结尾。
话里有温暖、一举一动都是爱的家,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这句话就告诉父母,我们对孩子说话要温暖、有爱,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他们是否有成就,都是我们的孩子。
还可以使用排比句进行渲染,更好的带动读者的情绪。
例如,《你这么厉害,一定没被好好爱过吧》,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爱情不是一道证明题,而是能让你卸下包袱的地方;
爱情不是活在朋友圈里的模范情侣,而是在你累了、茫然不知所措时,可以依赖的对等伙伴;
爱情不是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而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在这场迷信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以你最真实的样子,去见对方。因为我们都要学会去接受彼此的一切。
运用排比,不仅可以总结文章内容,还可以累积和引发读者情绪,同时,如果多用“你”这样的词语,代入读者的行动,会很容易触发读者去点赞、留言和转发。
3,观点总结,引导转发。总结文章的关键点,列出真相的本质,升华、引起读者共鸣,呼吁读者立刻采取行动。
例如:《每个城市里的年轻人,都应该体验一下大保健》,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生命活得健康,活得有品质,是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保养自己的身体。成年人了,要懂得节约自己,不要透支自己。每个城市里的年轻人,都应该体验一下大保健。
这是典型的总结式结尾模板,并且总结式的结尾是最省事的。第一句告诉我们身体健康比工作更重要。第二句劝我们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呼吁大家体验大保健。
4,话题互动。在文章结尾可以发布一些话题、提问、对热点事件的看法等,把读者的参与性调动起来,一边增加评论区的数据,一边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例如:《为钱工作不可耻,但是可疑》。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么写的:
所以,当你的工作失去了意义时,不如冷静地问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否符合你的“基因”。如果不是,我想你或许可以回忆下,在过往的经历中,有哪件事能够让你集中精力、忘却时间、忽略外在的声音,并时不时体会到莫大的成就感。
毕竟,能决定你职业价值的不全是钱,还有努力的意义。
通过问句,引导读者思考,自己可以从文章中得到什么价值,怎样提升自己?
5,用名言警句做结尾。在结尾处恰当地引用或解构名言警句,通过名人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一句话,留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让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例如:为什么我建议你卸载“抖音”》,它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永远保持清醒,永远别走捷径,永远坚信未来。我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这篇文章从抖音引申到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人生陷阱,最后告诫读者,面对诱惑,保持清醒,走正道。
在结尾的地方,如果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免让人觉得说教意味浓厚,而这篇文章通过引用林清玄的话,让人读起来就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结尾是文章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文章不可虎头蛇尾。好的结尾是促进读者主动分享的利器。不管用哪种方式结尾,都要求文章逻辑清晰,内容有力度和深度。
所以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先确定主题,再列提纲,收集素材,最后写开头,正文和结尾。只要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你就能写出一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内容全面,表达生动的高质量文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忙点赞,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