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业有哪些赚钱项目 体检是怎样一门生意?行业巨头美年健康到底有多赚钱?
身处“假医门”旋涡的美年健康(.SZ)最近成了热点话题。
7月30日晚间,美年健康发布澄清公告;同日,深交所也第一时间发出问询函,次日晚间美年健康回复称,公司不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与此同时,广州天河卫计局表示,美年大健康涉嫌违规出具体检报告;针对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涉嫌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即违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的行为正立案处罚。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者要像做生意一样去买股票。
其实,中国老百姓有经商的传统,多数人有生意的头脑。
证券营业部的大妈、大爷们,都知道开店的程序,懂得选址很重要,什么价格进货,什么时候进货,哪里的货源质量好,有无假货等。在确定进货交易时,大家还会再三掂量,讨价还价,斤斤计较。
可是一旦联系到股票,问及手中的股票有什么好,为什么要买,十之八九的股民回答不上来。
如果大家能够像做生意一样思考和对待自己手中的股票,那可能就是炒股高手了。
01
A股“体检唯一标的”——美年健康
说到体检,脑海中浮现出去年公司组织过的一次体检,当时的感受就是人多,排队长。
《黄帝内经》上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大致说了两个要点,一是未病先防,另一个是已病防变。刚好体检生意比较符合这两点的特征。
在医疗技术相对较高的今天,如果能够提早发现,及早治疗,很多疑难杂症都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比如当今社会肆虐的癌症,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完全就是阴阳两界的区别。
因此,有许多券商报告都在说体检行业具有千亿市场空间。我自己拍了一下脑袋,我国每年5亿人参加体检,单次的价格为200元,1千亿市场,听起来也还算靠谱。
当然,也会有人看法不同,觉得体检现在并不是刚性需求,也没有纳入社保。
认为体检还没有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但聪明的从业者已经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
他们从外企、国企、政府组织这些福利完善的机构开始突破。体检被视作一种“员工福利”,一旦搞定了公司,其实就搞定了体检生意的关键。
这类公司现阶段贡献给体检中心的订单数量超过了80%!
02
体检机构和医院相比较呢?
过去的体检都是在医院里进行的,甚至直到今天,医院体检的份额仍然超过了90%。
那为什么这两年忽然就冒出来了一大批专业第三方体检机构呢?
首先是专业度上,医院的体检通常是服务病人的,如果你说不出明显的病状,医院通常不会太重视,另外,医院的体检项目也比较单一。
而专业体检中心就不一样了,他不靠下游治疗赚钱,也不需要完成某些指标,所以会更加考虑人的健康管理,根据体检的状态做调理和预防建议,体检项目也细致而深入。
你见过一份20-30页的体检报告吗?传统医院一定给不了这样的服务。
03
美年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行业老大的?
体检行业本来有4个前排玩家:美年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瑞慈体检。
从2015年,美年健康突然发力,门店数不断上涨,后来甚至把慈铭收购了,美年目前占据了行业老大地位。
2012年的时候,美年只有50家门店,到2017年底,总门店数量已经高达400多家,6年时间增长了8倍。
尤其是2017年,一年的时间就开了200家门店,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爱康国宾总门店数的两倍。
那美年健康究竟做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在前文说过,体检机构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开店需要大量资金。换句话说,谁能快速融资,谁的扩张速度就越快!
美年能够超越爱康国宾,后来者居上,背后同样是A股和美股两大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对决。
04
扩张这么快,医技人员是否能跟得上?
短短三年,美年大健康的门店数量增幅超过325%。2018年的门店扩张计划更显极速,其2017年年报披露的布局目标为——2018年再新建200家,实现全年600家体检中心、服务3000万人次的战略目标。
对于体检行业来说,医技人员等一线操作能否标准化,直接影响到体检结果;其次,这么多体检中心,如果不购买统一的检测仪器,而是多渠道购买比如购买医院淘汰的二手设备,根本没办法做到检测标准化。
除了2018年的目标,美年健康还提出2020年的目标是“1000家分院”,每家分院都实行统一管理及标准化服务。
2017年末,美年健康在职员工数量合计30826人,较2015年末的职工数量增幅120%。根据其2017年年报披露,“公司拥有30000多名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健康顾问、医疗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在全国体检分院中,每家分院都配有100多名医护团队,更有多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现场服务。”
粗略估计,如果按照每家体检分院100名医护团队的配置,那么600家分院、1000家分院将使美年健康的员工人数达到约6万人、10万人。那么,医技人员的缺口和管理无疑是很大的考验。
05
频频收购,美年钱从何来?
美年健康分院数量极速扩张跟其频繁收购密不可分,更依赖于雄厚的资金实力。
研究美年健康发展史不难发现,其借壳上市之后,有了资本市场这一高效的融资手段和知名度,其并购之路势如破竹。
2015年8月,美年健康作价55.43亿元借壳江苏三友过户完成,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天亿投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俞熔;同时,美年健康采用询价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为4亿元。
进行完第一次融资后,美年健康快马加鞭筹备第二次融资。2016年3月,美年健康发布重组预案显示,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天亿资管等4名股东持有的慈铭体检72.2%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1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标的公司医疗设备采购以及支付中介机构费用等。扣除发行费用后,两次定增为美年健康带来合计约8亿元的募资净额。
自此,美年健康从去年开始频频进行中小型的收购。2017年9月其公告称以1.53亿元收购及增资西昌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股权;2018年3月公告拟变更2015年借壳时定增募投项目“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02亿元用于产业并购项目暨收购德阳美年大健康体检医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股权并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元增资株洲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公司;同年3月,其又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亳州市汇畅健优医疗服务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股权并使用自有资金对部分公司增资,合计3.58亿元。
在美年健康众多收购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私有化要约收购爱康国宾,但因遭遇对方管理层及股东的强烈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年健康数量众多的收购中,其中有不少收购标的为实控人俞熔控制,即进行了众多的关联收购。比如,在美年健康2016年7月的一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以223.6万元购买天亿资管(俞熔控制企业)持有的上海好卓数据服务有限公司19.9%股权;2018年3月,美年健康公告称拟以0元购买上海大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俞熔控制的企业)持有的上海大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象影像)51%股权,再按照《大象影像公司章程》完成510万元的出资义务;而大象影像成立于2018年1月2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0。
这也意味着,美年健康从实控人俞熔手里买了成立两个月的空壳公司,虽然购买金额为0,但是510万元的注册资本还得自己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