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科产品的宣传 一双“慧眼”,带你看穿消毒产品的“美女画皮”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消毒剂、消毒器械这些生活中原本不太显眼的产品门类,推到了公众的眼前。如今疫情虽已结束,但很多家庭保留了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使用习惯。然而,本就品类众多、成分各异、用途不一的消毒产品,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刻意“画皮”下,让消费者选购时更觉“乱花渐欲迷人眼”。值此“3·15”之际,卫监君以自身在窗口审核工作中碰到的负面案例,向各位亲们来揭示消毒产品宣传广告中的那些坑。
为了更好地揭坑,我们先对前文提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下解释。消毒产品是指纳入消毒产品生产类别分类目录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指示物和卫生用品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产品。消毒剂、消毒器械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装置或设备,是消毒产品中重要品类。而消毒产品定义中提到的“卫生用品”却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它是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抗菌、抑菌目的而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卫生巾、卫生护垫、湿巾、卫生湿巾、抗(抑)菌制剂、尿裤、纸巾等,均属于卫生用品。
明确了消毒产品的品类后,咱们再来细扒某些消毒产品身上的“画皮”。
画皮一:“树上开花”
剖析:“白带发黄、抗菌消炎、吸脏祛味”,有没有激起你的购买欲?管住手吧,亲,国标明确卫生巾、卫生护垫等卫生用品不应标注消毒、灭菌、除菌、止带、除湿、润燥、抗炎、消炎。此类卫生用品只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理卫生目的而使用,并无治疗疾病的功效。如有妇科问题,还请及时就医,勿轻信广告,耽误病情。疗效宣传,谁信谁上当!
画皮二:“偷梁换柱”
剖析:抗(抑)菌制剂不得标注“描述或解释疾病症状”内容。症状描述一大堆,还以为是哪款“妇科圣品、灵丹妙药”。细看一眼,产品名称为抑菌凝胶,原来是卫生用品中的抗菌制剂。抗菌制剂是指具有一定抑菌作用的制剂,明确不得用于治疗疾病或者改善症状。抗(抑)菌制剂不是药品!不是药品!不是药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画皮三:“无中生有”
剖析:该款抑菌洗液广告不仅踩了夸大功效(止痒、去异味)的雷点,而且造出了一个“宝宝专用”的概念。目前抗(抑)菌制剂并无针对儿童使用的检测项目或原料限值要求,“儿童私处专用洗液”纯粹就是个无中生有的噱头!
画皮四:“浑水摸鱼”
剖析:
画皮五:“瞒天过海”
剖析: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关心的。杀菌消毒,保护孩子免受细菌、病毒的侵扰,是最容易让父母掏钱的理由。看到这款紫外线奶瓶消毒柜,各位初为父母的亲们,动心了吗?但你可知道,紫外线辐射方式由于其在消毒中存在局限性(易产生照射死角),国标中明确只能作为食具消毒柜的辅助因子。卫监君建议,与其花钱买这种紫外线食具消毒柜,不如常把奶瓶等婴儿食饮具放锅里用开水煮煮来得更具性价比。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商家套路千千万万,消费者一招破之。那就是把握住此类产品的本质,“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杀菌、抑菌目的而使用”。在这双“慧眼”的加持下,才能不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功能宣传所迷惑,少缴智商税,购买到真正适用且实用的消毒产品。
在此,卫监君想劝诫消毒产品责任单位切勿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应通过合法生产、诚信经营、规范营销,以自身产品过硬的质量来争取消费者。企业如遇到消毒产品生产许可、产品备案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市卫健委审批窗口咨询。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选择、正确使用消费产品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监督,为净化消毒产品市场、保障自身权益助力。
END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