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文章 读一本书上稿3篇文章,要这样读书才划算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对我深有启发,于是陆续撰写了3篇稿件,并投稿到公众号上,幸运的是,这些稿件全部被留用,最终赚得稿费300元。
相比其他人来说,这些钱不算什么,但是读一本书上稿3篇文章,从性价比来说,我觉得还是比较划算的,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和技巧。
01、阅读时保持思考
同样是阅读一本书,每个人因生活阅历和个人背景的不同,得到的感触也不同,这也是书评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思考,遇到触动自己思维的词句或者段落,及时记录下来,并沿着这条主线展开联想。
否则,读的时候都会,合上书就废,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了。
别人读完一本书能够写书评,输出观点,我们读完一本书就只是机械地读完了,放下书啥都写不出来。
曾记得一个招聘类的电视节目中,一名参赛者滔滔不绝地讲了自己主动到清华、北大蹭课的经历,并不断地说听的这些课有多么好,老师有多么牛气。
当时主持人一针见血地问了一句,“听了这些课之后,你有哪些感触最深的点或者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参赛者一下子哑口无言,诚然,我相信他一定是真的听了很多课,这些课程也给了他很多触动,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展开思考,这些课程的真正价值就没有体现出来。
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阅读时保持思考,才能将这本书真正为我们所用,从而写出吸引人的文章。
就如在看《跃迁》这本书时,当我看到了强者在高价值区做事这个理念,觉得真是说的太对了,一下子醍醐灌顶,于是按照这个思路展开深入思考,将在高价值区做事这一理念延伸拓展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锚定了三个小标题:在生活中做对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在学习中,聚焦到汲取知识精华上;工作中,投入到高价值的工作上。
又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就深有感触,所以针对每个标题中需要补充的小故事,很轻易就联想到了相关的事例。
于是,一篇文章《一个人变强的最好方式:在高价值区做事》轻松诞生。
02、读完后及时复盘
读完一本书,不管当时多么记忆深刻,如果不进行总结,很快就会抛之脑后。
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复盘,抓住脑海中闪过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点,你就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撰写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好、更多地输出成果。
而且,通过复盘,能将几本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样不但能打开思路,也能进一步拓展写作范围。
我一开始看到读书博主在线天天更新文章的时候,总是在心里纳闷:他们读书真的有这么神速吗?是怎么做到一天更新一篇文章的?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一天读完一本书的?
后来细细研读才发现,其中的窍门就在于他们善于在读书后进行复盘。
这些读书博主们不仅会读书写书评进行观点输出,同时还会不断通过复盘,进行横向、纵向分析,以小红书的读书博主账号为例:
有的博主会针对一本书的几个主题分别发文,这样一本书如果有几个主题就可以发几篇文。
有的博主会将读完的书目合在一起以推荐书单的形式发文,如《2023年女生必读高质量书单》《96本自我提升高分书单》《内耗焦虑的人一定要看这6本书》,这样即便读的书不是那么多,也可以通过组合增加发布文章的数量。
还有的博主在读书之外,对读书方法、读书发文涨粉、读书成果等定期发文分享……
所以这么看来,也并不用老老实实地读一本书发一篇文章。
完全可以通过对比、总结、分析等不同手段,灵活进行组合,将读书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也是受到了这个启发,我在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之后,又从《跃迁》第二个主题目录中找了迭代思维这个点进行文章撰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点经验是我在反复摸索之后才发现的,最近在刷汤小小老师的公众号偶然翻到一条《看书速度很慢怎么做读书博主》的短视频,才发现其中早都讲过了。
如果早刷到那个视频,我应该会更快掌握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