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期刊 工作以后你们都是如何发表论文的?
一、论文主题可以从你的实际工作入手,这样更贴切也更有真材实据
二、不管投什么期刊,论文不是散文,会有固定的一套模板,证明证伪综述等等,综述价值一般不高,可以写实证的,关键是看你要写的论文方向
三论文不需要太强的文字功底,主要是逻辑是否通畅。
四是一般来说吧,期刊都要求作者必须写自己的工作单位,更多是要求必须刊登完整的作者简介,因为同名的太多,期刊社怕出问题。所以至少是要写单位的,个别实在没有单位的,也会要求必须写身份证号,但这样其实不太好,毕竟你的身份证号要发出来
其他问题的话
其实工作后发论文有两种用途,最主要是评职称或者有些单位每年硬性要求,不得不发,另一种就是做了某个课题,需要发表出来作为论文成果,此外就是你实在想证明下自己的学术能力,然后去投核心甚至国际核心这种,也是一种用途。其实评职称发论文这个硬性规定虽然天天媒体上唧唧歪歪批评个不停,但媒体从来没有想过该拿什么来取代发论文这条量化标准。
至于时间周期,就要具体看期刊了。
普刊时间分两种,一种是拿出来由专门的出版社或文化公司来运营审稿出版的,这种一两天就可以审出来,也就是审审文章有没有基本的学术水平还有重复率。还有一种是目前还是由主办的事业单位自己负责的普刊,这种就比较坑了,一两周一两个月几个月都完全有可能,事业单位大家都懂得,而且事业单位管期刊的部门又是清水偏远衙门,所以就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说不定还不愿收外面的文章,他们的目的不是促进学术发展,而是出够刊期就行。只要审核过了,普刊一般会在之后的一个月后到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出刊,要看具体收稿情况了,好的专业的期刊刊期普遍偏后,因为空间小文章多
其次是学报,作为学校里的清水衙门,能一周审核出来那就真的算最快的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月两个月这样的,因为审期刊的老师都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在休息或教课。而且还有个外人不知道情况,就是学报会给自己的老师留人情版面空间,只要写得不是太烂都可以登,所以收外稿几率少。学报审过一般是在半年后吧。
再者就是核心,审核一两个月吧,当然还有更慢的,我见过六个月的……如果审核过了的话,会先给你排下队,看看你文章适合哪个栏目,然后去哪个栏目排队,每个栏目版面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你排的队伍前面人少,那就会在半年到一年后的早些时候见刊,反之就会很晚,最后用稿通知书上会告知你。
此外就是版面费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在骂这个……大家认为既然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为啥发到期刊,期刊不给自己成果使用费,反倒收钱。这个其实是很多人把学术期刊和市面上杂志混为一谈了。对,学术期刊是收了你的学术成果,但和市面上的杂志不同,市面上的杂志除了可以书卖钱,还可以用流量挣广告商的钱,但学术期刊就比较可怜了……你发了论文他要给你送书,个别还会把你的邮费掏了,其他多印的书,放市面上就只有高校来订阅,而且量并不大,一个学校也就定个几本,个别期刊还会广发征订函,求着大家去订,这样下来也就只有几百上千本被订出去,一期最多也就能挣个一万多。再者,别以为知网会给杂志社多少版权使用费,我见过最多的也只给了一两万一年的样子,这样算下来真的连印书的钱还不够,你让杂志社不收版面费怎么活。当然也有期刊给稿费,但要知道这些稿费并不是期刊拿你的文章挣的,而是国家基金拨的,好的期刊国家一年也就给个几十万,一般的普刊连毛线都没有,所以期刊不收费就真的运营不下去。反过来说,大家发了论文毕了业评上了职称都获得利益,凭什么让期刊免费服务呢?
当然有些期刊真的是收的贵,这个我觉得其实是不应该的,但很多涨的很贵是供不应求导致的,版面数量少,发的人多,为了控制刊期,所以不得不涨价。因而我认为要想控制期刊版面费价格,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要么国家大幅投资,让所有学术期刊不用收版面费也能活下去,要么就出台相关的版面费规定,在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前提下,让学术期刊市场化运营,让更多之前大家找不到联系不到或者是审稿效率低下的期刊都在同一个平台让大家踊跃投稿,这样大家选择余地会大许多,期刊也不需要用价格来控制刊期,学术期刊目前所存在的乱象也能解决。
简言之,对版面费不是收不收的问题,而是怎么合理控制的问题,而且国外期刊也是要收钱的,而且相比国内期刊要收的合理,就是他们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大家对版面费都有个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