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融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研究
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其资金投入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并存的特征,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因而,探讨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要求的多种融资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极其融资需求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表现出优于传统产业的高成长性的同时,也无法摆脱其高风险性,其中包括高科技转化为现实产品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难以确定投资预算的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正是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造成了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随后,论文归纳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主要目的,基本成本和风险,并简要介绍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以便为融资方式分析及选择提供一般性指导。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形式,资金量与需求期限之间的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以科研开发为主的种子阶段和已进入产业化能很快收回投资的成熟阶段,资金的缺口不是很大,在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则需要长期的较大数量的资金投入,这两个阶段正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四部分介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以期能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合理定位提供参考。 论文在分析传统融资方式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多种融资方式。主要结论是:(1)传统融资方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以稳健为首要原则的银行融资在风险和收益的衡量上更注重风险的大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往往因风险过高而得不到银行贷款。高科技企业在发展的初,中期也很难达到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标准。(2)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融资:处于种子期,进行初始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适宜实行内源融资的办法,采取独资,合伙等法律形式将个人的风险与收益紧密联系起来;处于创业期和扩展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资本需求增大,经营管理的难度提高,需要风险投资家参与投资和参与经营;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3)风险投资,证券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下的融资辅导体系对高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作为科学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投融资模式,风险投资机制的出现及时解除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风险资本已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的主力;二板或主板证券市场上市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途径,也是风险投资者收回投资,并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出口;除常规的融资方式外,还要根据技术创新的特点进行特殊的融资安排,如政府创新基金资助,民间风险投资等。 最后,论文对新浪公司的吸纳风险投资和上市融资策略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