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有多难 写文章很难吗,其实不难,会做菜就会写文章
文|嘉玟
很多人对于写文章这件事总有不少错误的见解,觉得别人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而自己提起笔来半小时都憋不出一段话,于是觉得写文章这件事肯定存在天赋,自己写得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天赋。
的确,有些人语感比较好,对遣词造句比较有感觉,写出来的文章自然要比别人好。但这只是底子比别人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就好比一个人出生在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里,也只能说他的先天条件比别人优越,不代表最终就能比大多数人更优秀。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能不能写好文章的,最重要的往往是后天的努力。
也有人说别人的文章写得好,一定是读了很多书,而自己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书读得太少了。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大量阅读自然能让人有更多倾吐和表达自己的欲望。想要写好文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阅读自然是不能少的必要条件。但大量阅读和会写文章同样不能划等号。
很多人只是读,可能一年读了几十上百本书甚至更多,但他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等某一天想写一篇文章了,突然就能变得行云流水了么?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会读和会写不能划等号,毕竟阅读是被动的输入,而写作则是主动的输出,他们之间还隔着思考和不厌其烦地练习。
既然天赋和大量阅读都只是能写好一篇文章的部分条件,那什么才是决定能否写出好文章的关键因素呢?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揣摩。
先来聊点别的,做饭做菜大家都会吧?某天想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或者有朋友来访要在家里开火做饭,从决定要开火到做出一桌好菜,步奏是什么?首先,我们先想一下要做什么菜,需要什么调料、食材,然后去采购,回来之后就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准备好调料,把要切的都先洗好切好,最后才是烹饪、摆盘。
做饭很多人都会,因为日常经常接触,很多人也都在家自己做着吃。写文章其实和做饭很像,有异曲同工之处。
做饭的第一步是先想好要做什么好吃的,写文章的第一步则是先想好我大概要写什么,有什么方向,文章的梗概是啥。比如我今天还没有想到具体要吃什么,觉得土豆还不错,要不就吃土豆吧。那这个土豆就是文章的选题,也许一时半会没想到要写什么,干脆就写一个和断舍离有关的吧,这几年断舍离还挺火的,自己也日常有在贯彻断舍离的精神。好了,就这么定了,模糊的土豆就等于模糊的一个文章的主题。
接着再想想,土豆怎么做才好吃,土豆的做法很多,看自己是想炒着吃还是炖着吃,需要和什么食材搭配。写文章的话就是主题有了,跟断舍离有关,但是断舍离的主题太大了,自己想写什么呢,就像土豆,可以有很多种吃法一样,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很多表现的形式。
土豆还是炖着吃吧,上次看别人拿土豆炖鸡还挺不错的,自己也可以试试,虽然没做过,但摸索下总可以吧。写文章也一样,和断舍离这个主题有关的话题太多了,挑一个自己日常接触的比较多的话题来写就可以了。
好了,到上面的步奏,我们做饭和写文章的主题都有了,接着就是具体细节的处理了。做土豆炖鸡,先查下菜谱,看都需要什么调料、配菜,然后出去采购。写文章的话就是确定好一个主题,也有了模糊的想法了之后,可以把大纲先列出来,这个大纲可以修改的,你只要先列个几条出来,大概按这个思路来,后面写好了再修改。
买好了做土豆的各种配菜和调料,回家了之后是不是要把它们都拿出来,然后开始准备配菜呢?没错,我们可以把配菜都洗好切好,调料什么的例如葱姜蒜也先洗好切好,盛在小碟子里。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列好了大纲之后,就可以开始写了。把每一个大纲都当成一个小主题,这样细分了之后就等于把一篇文章化整为零,写起来也轻松很多。例如,一篇文章,你想写2000字,大纲有三个,那么开头和结尾要各留两三百字,这样大纲的每一条也就写三四百字就可以了。把任务细分一下,心里会觉得轻松很多。
根据每一条大纲的主题,开始往里填充内容,把每一个小主题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这样一篇文章的梗概就出来了。不过这时候摆在你面前的是一堆文字而已。就好比我们做菜,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菜也洗好切好,调料也都备好,一字排开摆放在案板上。准备好了食材,不代表这个菜就做好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步奏还没进行,那就是烹饪,或煎或炒,要蒸着吃还是炖着吃,你得把火打开呀,然后把菜放进去。
写文章也是一样呀,把所有大纲的内容都填充完了,开头和结尾也有了,是不是代表这个文章写好了呢?不不不,到这里还只是把食材切好而已,还没开始做呢。最关键的一步是进行组合加工,也就是我们说的修改文章。
修改才是写出一篇好文章的灵魂,做菜要讲究食材烹饪的顺序、火候;写文章要讲究每个观点的次序、先后。可以通读一遍刚才写好的那篇文章,然后对照着自己的大纲看哪个细节需要丰富,哪些需要删除,大纲可否调换次序,结尾是否要加强等等,逐一进行修改。文章都是越改越好的,也有些人会写好一些文章之后,等过几天再拿出来好好的改改,因为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之前那个主题的想法会更成熟更丰满。也有人说自己刚写好了一篇文章,看着感觉还不错,等第二天再拿出来看时,不禁惊呼这是什么狗屎,可见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你可以对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都可以。
菜做好了,最后是摆盘,一道好菜,少不了摆盘和装饰,能让它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写文章也是,写好了,也修改好了,这就是把一道菜做好了。最后还要给它起个好的标题,给整体文章做排版,配上合适的插图。经过这样一番精心修饰之后,好文章就这样写出来了。
所以,写文章就像做菜,说难也一点都不难,先理清思路,我今天要做什么菜,有个大概的想法,然后就列出需要什么配菜,接着去准备食材,最后是烹饪和摆盘。写文章也一样,有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把这个模糊的想法列出几条自己能想到的比较好表达的观点,写出大纲。接着就是对大纲的内容进行填充,填充结束才是下一步,修改组合、加工,最后是写标题和排版、配图。
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也不是一次就成型的,也是经过了“十载批阅、增删五次”最终才纂出目录,分出章回。一本书要经历无数时间的心血,我们写一篇文章也同样如此,多修改几次,多进行组合加工,慢慢的也就会越写越顺手了。
经过这样一番拆解,你是不是不对写文章不会再感到那么害怕了呢?其实没什么好怕的,没有谁是落子无悔、洋洋洒洒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都是经过填充内容和修改、加工得来的。写文章不难,要写得好就需要不断练习,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去做。看了再多方法和攻略,眼睛看会了,手还不会,那也没用。多练习多写才能越写越好。就像今天这道菜做得不好没关系,多做几次就能越做越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