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的目的 旅游目的地借音乐会做营销推广,能否实现流量爆发?|TBO通讯
6月2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委员会主办,中青旅联科(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听风内蒙古沙漠星光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草原文化部落召开。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萨尔音乐”代表性传承人、77岁的罗佈森扎木苏,随行的“老伙伴”、70岁的马头琴艺术家(原正蓝旗乌兰牧骑队长)殷珠色,以及塔尔乐团团长呼思乐、团员吉日嘎拉等出席了发布会。
本届音乐会将于7月15日举办。据中青旅联科旅游目的地事业部总监张珺楠介绍,“去年,我们推广的是草原文化,音乐会当天有400多人参加。游客在草原上、在马群旁就可以听到马头琴的琴声;也可以在牧民家中了解音乐文化、体验生活,获得更好的体验。”
与上一届不同的是,今年内蒙古“听风”音乐会并没有结合草原文化,而是以沙漠为主题,“听风”的场景地也由海拉尔迁移到内蒙古赤峰市玉龙沙湖景区。目的是把内蒙古不同区域的音乐元素作为推广主线,与旅行线路相融合。
但这样一场“原生态”的演出,并不容易举办。“比如上次,由于牧民家里缺少电源,我们就从北京拉了一台无音发电车过去,减少噪音。而且要考虑天气、合作方提供的支持、旅游局支持等等。”而此次的“沙漠听风”音乐会,在灯光方面可能也有一定困难。
最大的难度,还是在“找人”的环节上。“我们要找到真正的非遗传承人,融入更多文化。”同时,他们还邀请到马头琴大师李波在音乐会上进行表演。
随着目的地竞争日趋激烈,目前部分目的地会以打造音乐节品牌的形式,塑造音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以此推动地区旅游发展。比如,四川就在以“春夏秋冬四季音乐季”,打造音乐节庆活动,如四川秋季音乐季的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
相关人士介绍,在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上,包括齐秦、郑钧、吉克隽逸等在内的100余位知名乐手及音乐艺术家会进行2天5场的演绎,分木格措景区、木雅圣地景区、跑马山景区、情歌公园、城北体育场五大会场进行。
除了四川,福建也曾展开了“空谷回音音乐节”,帮助景区实现内容迭代,增加娱乐体验性。活动方还联合目的地、OTA、永乐票务等,建立了景区内容产品的研发及服务平台。
不过,每年定期举办音乐节,这种形式为目的地带来的营销推广的效果如何?
张珺楠向TBO介绍,在为内蒙古自治区做全年旅游营销方案时,他们将音乐作为了目的地重要的文化元素,并将“听风”音乐品牌,如“草原听风”、“沙漠听风”等若干条线路品牌植入到景区。
据介绍,明年“听风”音乐会可能会与森林、湖泊等场景结合,联合当地景区共同推广。而这样的音乐表演,也会作为景区的常规性内容,长期为游客呈现。
另一方面,“我们的重心会放在产品打造上,并将相关线路推给旅行社,吸引客源到目的地、景区体验。”张珺楠进一步介绍,比如在5天3晚的音乐之旅产品中,有在玉龙沙湖听音乐会、并在此入住的行程安排,并在线路中融合了音乐元素。让旅行社售卖,将线路产品、品牌一并推广出去。
“这样景区才更愿意合作。而且有了品牌效应,当地可以将音乐文化作为推广主线,进一步号召旅行社积极参与。”
但这也要有成本方面的投入。“除了音乐会的举办,大部分还是投入在产品端,比方说在产品推广的初期,与旅行社合作会有一部分补贴。此外还有推广营销费用,如媒体合作等。”
目的地的营销推广,难以脱离各方资源的支持。“除了演出资源、目的地资源、旅行社资源,还需要政府支持。这四方面再加上目的地的营销推广,才能最终形成整个品牌线路的推广。”张珺楠介绍。
而通过为景区塑造内容,并借助后期产品的营销,能否为目的地带来更好的推广与引流效果,TBO将持续保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