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0到1 创业最艰难的一步就是“从无到有”和“从零到一”的跨越
创业谈09
--郭奎章
早期创业的时候,一定是从无到有,用借势的方法完成你的第一场胜利。今天的创业环境要比我们当年好很多,当年给民营企业创业的空间很小,而市场上首先对个体户也有着极度的歧视,并不是非常支持。很多产业都是不允许我们做的,而且当时我们也根本招不来人才,所以发展得比较慢。但是通过“从无到有”,完成“从零到一”跨越之后,就基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产品”。就是已经有人知道“时尚装修公司”可以做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了,是一家非常不错的、有品质的装修公司。接下来就可以解决当时比较难解决的人事问题了,因为有了人才,就会让公司加快发展的速度。要知道,当时我们想招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公司来,那是不太可能的,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可都是宝贝,比较优秀的人都去国企工作了,根本没有人愿意到民企,也更不可能找到学历高的合伙人。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敢下海经商,有一些下海经商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只能看到“已知的事”,看不到“未知的事”。
当时公司越做越大,也需要人手,就开始面向社会招了很多人。那个时候都是农民工比较多,但是还解决不了中层的问题。比如采购解决不了,谈项目解决不了,那么怎么办?七大姑,八大姨、叔啊、婶啊、表哥、表弟全来了,全在这公司里工作。这时候公司里非常的热闹,但是不到两年就把我给整崩溃了。因为每次我招来一批有用的人,没过多久就被我们家里的亲戚给赶走了。当时我那表弟说了一句话,实际上对我感触最深。他是一个采购员,我问他说:你怎么不听你们工程经理的指挥呢?他还理直气壮地对我说:我看他不顺眼。你看,他把自己上级经理给赶走了,他说“我看你不顺眼”,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老板的亲戚,所以公司里的亲戚,人人都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以自己为中心,那公司还怎么做?所以我每次一回到那个办公楼里的时候,总感觉乌烟瘴气,非常的混乱。如果还是不改变这种状况,不论怎么做,这个公司都会处于原始状态,就会没有规范,没有规矩。最重要的是招不来那些优秀的人,即使招来,也很快被这些亲属赶走,也就没有突破现状取得更大发展的机会。
当时我们公司里只有一个念过中专的设计师,我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对他,我就怕他跑了。所以当时都想把小姨子介绍给他,也不断地创造机会给小姨子认识,但后来也没成功,他还是跳槽走掉了。还有一次,我听说有一家国企大公司的设计经理要离职,我说这个好呀,我赶紧去请他。然后我就找到了这个经理跟他谈,我诚恳地对他说:大哥,听说你要离职,只要你到我这装修公司来,你当总经理好不好?我在旁边给你做助手,你说了算,我给你当小弟。你看,这是多么的礼贤下士,但他还是拒绝了我。他说另外一家公司已经给他买了房子,而且还是外资企业,还是决定到另一家公司去了。所以那时候,虽然公司有了起色,但是我却非常的痛苦,非常的力不从心。
虽然经过这五六年的努力,经历过数不清的挫折,突破过无数个令人头痛的难题之后,我也变成别人眼里的成功者。回想之前受过的苦,虽然如今生活变好了,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发现我依然还是个乞丐。因为我所从事的这个装修行业,每天就是谈活儿、要账、追欠款,然后还要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真是很痛苦的事儿啊。比如每次去招投标的时候,都有一些国企以及外资企业参与,而我却只是个体户,所以基本上我们都是坐在角落里,虽然我的图纸画得很好,也有一些大工程的案例,但是别人一进门就介绍说自己是外企,有香港的设计师。我一拿着图纸说我是设计师,人家基本连看都不看我一眼,一直在说,“你看人家香港的设计师搞的真洋气,真是不一样”。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站在旁边憋着说不出话来。
这种状况怎么办呢,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去突破。别人用香港设计师,那我怎么能够超越他呢?这个时候,“术”又出来了,无术不成事儿啊,你有香港人,我就找个外国人,这外国人肯定比你香港人还有派头吧。所以后来再去参加投标的时候,我就提前回到学校,找几个留学生,我说过几天谈个活儿,你们跟着我去,出场费每人二百啊,你就说自己是意大利设计师。所以后来我每次一去投标就领着四个老外去,只要一进门儿,甲方的眼睛就亮了,哇,外国人啊。这时候,我就会严肃的回答:是啊,这是我们公司的意大利设计师。所以这时候我再拿出我画的图纸来,这甲方就开始赞叹了:“这外国人设计的真了不起,真厉害”。我再一本正经地对甲方说,请我们外方介绍一下设计方案,这时候外国人再把英语讲两句,我这边再翻译几句,甲方就全听懂了。所以当我们拿出报价的时候,甲方说,哎呀这价格有点高啊,你们要便宜点儿啊。这时候老外就说了,“哎哟,不能便宜”。甲方一听,这老外还会说中文,这太有趣了,但也得便宜点啊。老外就说“那就便宜一块钱”。甲方高兴了,“哎哟,太幽默了,那就便宜一块钱吧”,就这样,活儿就谈成了。
因为报价高了,利润也多了,我就可以请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来做这个工程了。所以我们很快也就打开了局面,做得越来越好。到了我创业第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整个沈阳地区排名最好的一家装修公司,排在后面的一个是国企、一个是外企。那时候虽然我手里拿着大哥大,本田也换成了加长林肯,比今天开劳斯莱斯的人还要风光十倍,也感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我发现这个行业,还是个孙子的行业,因为我每一天都在想尽办法去讨好别人,见谁都得叫大哥,见谁都得想办法套近乎。我不知道下一个工程在哪里,每一天都要想办法向别人要项目,不停地去谈生意、不停地被欠款、去要账,不停地想办法,也不停地被人冷眼唾骂。每天疲于奔命,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被抽一下就动一下。
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一个杂技表演,杂技演员在台上转盘子。他把一个个的盘子放在一个个的支架上,然后把盘子从头转到尾,这盘子就在一个个的支架上不停地转动。等到发现有一个盘子快要掉下来的时候,杂技演员就跑过去转动那个盘子,一直这样重复转了五分钟。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不停地赞叹,说:太有技术了。在台下的我看到这里,心中不禁一阵惆怅,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心中说:小子,你在台上只转了五分钟,我都在台下转了七年了。就这一个动作我做了七年了,我稍有不慎,这公司就会倒下来。我每一天都担忧下一个工程在哪里?公司里的一帮人吃饭怎么解决?公司做得越大,我越惶恐,人越多、我越紧张,而且每日焦虑不安。从来没有想过我坐在加长林肯里有什么快感,想到的都是下一笔款怎么办?钱要不回来怎么办?我怎么这么痛苦呢?感觉就像那驾辕的马,不能休息,永远都要站着,因为只要你一躺下,那车就倒了。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够让公司的发展规范起来,怎么才能够找到人才,来共同支撑起这个企业。真的很想有一天,不再是我一个人出去疲于奔命,也不再是我一个人去挡这四面受风的墙。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了,思想的改变,行动就会改变。我们创业的第一个阶段的时候,都是被动接受市场,因为你什么都没有,没资本、没经验、没平台,你只能做低端服务。所以那时候我只是表面风光,实际我的内心并不快乐,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活的没有尊严,但是又不能停下来因为已经有了几十个员工,你已经无法只顾自己活着了,你还要为这几十人的工资而奔波。
无论我怎么努力,依然发现公司的业绩都没有办法突破过一千万。那我就开始不断地想,这个行业怎样才能做大呢?因为当我发现年产值到了五百万、一千万的时候,就做不上去了。而且工程越多,管理就越混乱,这是什么问题呢?是因为管理体系建立不起来,人事的组织架构没有建立起来。同时也经常地感觉到悲哀,这个悲哀在哪里呢?首先,我要在公司里做模范带头作用,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公司,然后最后一个下班。公司说:“咱们老板,真是好老板”。到了星期天,我要回去看父母,老妈逢人就说:“你看我儿子多好,每个礼拜天一定来看我”。另外,每一天晚上都要回家看老婆,老婆也说:“你看我老公从来不在外面喝酒”。所以,我演好了所有人期望的角色,但是我发现,“自已”却没了。我自己心中想要的生活呢?我自己的喜好呢?全没了。我让所有人都满意了,但是我自己却不满意了,所以那时候是非常的痛苦。虽然生活发生了改变,车越来越好,房子也越来越大,但是内心却非常的匮乏。不知道这公司该怎么发展壮大了,这一定是错了,错在哪了?我找不着答案。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当我们心中产生了困惑的时候,是因为“无知”造成的。因为我们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去决定未来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目前这个状况。第一次做家具厂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对标,这一次我一定要去找,去学习一下目前做得最好的公司,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管理的。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开始研究全国的装修行业,看全国最大的装修公司是怎么做的,要向他学习。
有一天,我打听到深圳有一家“长城装修公司”,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销售业绩最好的一家企业。我就马上给这个老板写信,这个老板是潮汕人,叫张朝煊。我在信里说:张总你好,我要拜你为师父,我很崇拜你,很想向您学习。就这样写了一封信寄过去之后,可是过了很久都杳无音讯。于是我就又写了一封信我说:我太崇拜你了,我很想向您学习,收我这个徒弟吧。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回信,当我写到第五封的时候,张总终于给我回了一封信说:“小郭,我太忙啊,实在没有时间带你啊,谢谢”就这样委婉地拒绝了我。
然而求学的渴望,在我心中不断地增加,既然张总没时间那我就只能再去找其他的老师学习。当时的中国首富叫牟其中,那时候我也对牟其中崇拜得不得了,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了,用几列火车皮的服装换来一架飞机,一单就赚了差不多一个亿。他的战略思想太宏大了,绝对是个天才,如果能和他学习,那肯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于是我就开始给他写信,我说:牟大哥,我想去拜访您,向您学习,结果还是连个回音都没有。为了表示诚意,我就用最简单的办法,直接跑到他公司办公楼门前等他,要见这位大哥。那时候牟其中的办公室还在原北京军区的一个大院里,因为我当时看了冯仑写的一个小册子《南德视界》里有地址我就按照这个地址找了过去。
我连续去了三次,终于有一次,牟其中的秘书不耐烦了,就向牟总做了汇报。牟总说,那就让他进来坐一会吧,然后我就进去坐了不到五分钟。我见到牟其中的时候,就像看见到释迦牟尼一样亢奋,并且语无伦次地表达了内心的崇拜和敬意,说想拜他做老师。但牟其中对我说,实在对不起,我今天太忙,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我们就合个影吧。牟其中说完,和我拍了个照,又对我说,你先回去,有机会你下次再来找我,然后就让秘书把我送到了门外。当然后来我再去找他的时候,他秘书也不叫我进去了,因为我太卑微,卑微的就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
对学习的渴望。